田斌:中国与波兰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7年8月7日 | 点击(5336)

  近几年来,中波关系发展迅速,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波兰时将中波关系从“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波双方全面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当前,波兰不仅是中东欧地区经济体量最大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而且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中东欧“16+1”平台的重要枢纽。波兰在机械制造、汽车、动力设备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其汽车零部件更被认为是波兰最为活跃的制造产业。自加入欧盟以来,波兰政府通过大规模外资引进以及强力推进国家私有化改革,整个国家的汽车工业产量、相关产品技术研发、零部件和整车出口规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正因如此,波兰在短期内一跃成为欧洲第八大汽车生产国,欧洲最主要的汽车制造业中心,波兰的汽车制造业正在成为是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当前,波兰政府正在致力于大力推进本国电动交通领域发展。今年2月,波兰发展基金与经济发展部、能源部、国家研究和发展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和水管理基金以及41个波兰城市共同签署了发展电动交通的意向书。波兰政府计划到2020年对电动交通项目累计投入190亿兹罗提(约318亿人民币),计划在2025年实现国内电动汽车上路数量达100万辆的目标。一个拥有3800万人口的中东欧大国,在2015年却仅仅出售了427辆电动汽车,因此,在发展电动汽车领域波兰政府正在积极寻求多方合作。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生产国和销售国,我们应该看到中波两国在这一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发展电动汽车被波兰政府视为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一项举措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欧盟成员国的空气质量已经明显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其中波兰的空气质量在整个欧盟成员中排名垫底。2016年冬,欧盟多地出现了雾霾天气,德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甚至收到了欧盟委员会的严厉警告。据欧洲环境署(EEA)的一份年度空气质量研究报告中显示,2013年由于空气污染而直接或间接造成过早死亡的人数达46.7万人,85%的欧盟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里。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欧洲居民健康和生存环境最大的危害因素,在28个欧盟成员国中有23个国家的空气质量未达标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欧盟各成员国正在面临着来自汽车颗粒物排放对空气质量的直接影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应积极应对来自能源、污染、安全、拥堵等方面的挑战。因此,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实早在2010年,为了推动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欧盟就曾提出了一项旨在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的战略规划,以降低能耗、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014年,欧盟各成员国又共同签署协议,拟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降低40%的目标,并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总能源使用量的27%。

  而作为备受雾霾困扰的波兰,为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政府在近两年也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治霾举措。例如首都华沙市政府出台了本市中小学生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的政令,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市政府也启动了在雾霾超标时全市机动车驾驶员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的规定。治理雾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波兰政府未来必须攻克的一道现实难题。因此,发展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被波兰政府视为有效应对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 此外,波兰政府认为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既可以减少波兰本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也可以增加其国内的用电需求。尤其是在夜间用电方面,由于电动汽车大多集中在夜间充电,这将有效的解决波兰全天电力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大大提升波兰夜间电力使用比例,进而有助于降低本国目前存在的夜间电力资源浪费。

真正环保型电动汽车的数量仅有几千辆

  当前,波兰拥有2300万辆汽车,常规燃油发动机类型的汽车约占99%,这其中56%为汽油燃料型,28%为柴油燃料型,15%为液化天然气型。此外,混合动力型的汽车方面波兰拥有约20万辆,而真正环保型电动汽车的数量则仅为几千辆而已。

  2016年9月,波兰政府正式提出了“电动汽车发展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鼓励本国消费者加大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力度。为了展示波兰政府致力于推进电动汽车发展的决心,在其所公布的发展计划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要实现波兰全国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目标。具体而言,这一发展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从计划公布到2018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本国普及电动汽车的概念,例如在电动汽车的外形设计以及引导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鼓励政策措施上做文章。第二阶段是2019-2020年,这期间的主要任务集中于电动汽车充电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小批量实现整车制造等方面。第三阶段是2020-2025年,这五年的主要任务则是致力于实现电动汽车波兰本地化整车制造或核心零部件的加工生产。

  为了更好的推进这一计划,波兰能源部也发布了“国家替代燃料基础设施发展政策框架”,并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希望通过引入广泛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本国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例如在围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所涉及的提供商、运营商和经销商的选取和规范方面,针对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面,针对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措施方面,以及包含禁止尾气高排放车辆进入指定区域和市中心区域对非清洁能源汽车进入征收附加费等方面均有一系列措施和政策陆续出台。

  不仅如此,波兰政府在2016年公布了称之为波兰版“再工业化”战略的《负责任的发展计划》,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环节快速发展以此来降低城市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进而缓解波兰的雾霾天气。为此,波兰政府计划拿出27亿欧元用于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建设,这笔资金来自于2014-2020欧盟基础设施和环境项目基金,其主要被用于对波兰公共交通系统以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方式来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各类项目当中。

中波电动公交车领域的合作可率先推进

  在电动公交车领域,波兰政府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今年以来,波兰政府积极组织全国的设计公司、机构和个人来共同参与波兰电动公交车的外形设计大赛,并借助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进行推广宣传,以此来调动全民对电动公交车的关注度。虽然,波兰在2009年首次超过法国,成为继德国、瑞典之后欧洲第三大公交车生产国,然而在电动公交车辆生产制造方面,波兰仅有索拉里斯(Solaris)电动客车制造商拥有较为成熟的整车生产制造的能力。作为波兰最大的公交车制造商,索拉里斯公司在2015年共生产制造了1279辆公交车,其中电动公交车数量占比则非常之少,投入到波兰城市运行的电动公交车数量甚至不超过20辆,而波兰每年公交车的更换数量则大约维持在1000辆左右。除了本地的索拉里斯公司可以制造为数不多的整车电动公交车外,诸如沃尔沃、奥托桑(Autosa)等公司也正在计划瞄准波兰未来的电动公交车市场。

  当前,波兰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电动公交车领域的国际合作。索拉里斯公司已经与印度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JBM集团合作生产制造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型电动客车。一款名为EcoLife,号称电池可以最长使用15个小时,充满电可以续航150—200公里的电动客车在2016年的印度汽车博览会上成功发布。虽然波兰基本具备电动公交车整车生产能力,但目前还处于起步培育阶段,且仍有10%的电动汽车零部件无法在波兰本地生产制造。为此,波兰政府希望能够推动电动公交车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满足未来几年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甚至可以发挥波兰的跳板作用,进而共同开拓欧盟其他市场。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中国在电动公交车领域的技术专利、工艺以及关键设备和电源管理系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当前波兰的电动公交车市场、技术、基础条件等诸多维度来看,中波双方在电动公交车领域的合作存在着广阔前景。

  与波兰一样,中国汽车产业也必须解决能源和污染等现实难题。中国城市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汽车成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因此,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尤其是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全国公交新能源化平均占比30%,部分省份占比接近50%,个别城市占比接近70%,而深圳、长沙等市则计划在2020年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在中国已经成为改善交通、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快速积累和不断创新,中国目前已基本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包括电动公交车在内,中国已经完成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蓄电池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安全、性能等方面70多项标准的制修订。所以,毫不讳言,中国在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公交车领域优势十分明显。而波兰政府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之际,中国电动公交车制造企业可以瞄准波兰市场,在技术研发、零部件及整车出口、海外投资设厂等多个方面开展对波合作。

中波两国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前景可期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波双方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波兰方面积极响应,战略互信不断深化。2015年11月,波兰总统杜达访华时双方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波兰将其定位为“一带一路”进入欧洲的大门,中国“一带一路”宏伟设想的一个地域中心。波兰总理希德沃在参加今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也明确表示,波兰方面愿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能源等领域产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场合作。深挖“一带一路”倡议同波兰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点,将有助于双方进一步加强产业对接,优化双方资源配置能力。就新能源汽车领域而言,这将意味着中国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产品与标准可与波兰的汽车零配件制造能力、整车装配能力以及未来市场需求向结合。

  第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波兰“再工业化”进程为双方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提供了强劲引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领域。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明确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之一。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将支持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进而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而波兰的“再工业化”进程旨在将资源集中于波兰有竞争力的产业,并欢迎投资者在波兰建立研发中心,参与技术转让。其中赴波投资低碳交通工具的企业将获得投资补贴、所得税减免,财产税豁免、以及欧盟专项基金等各类补贴。据波兰能源部估计,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将使得波兰制造公交车的厂商额外获得25亿兹罗提(约45亿人民币)的政府补助。当前,波兰政府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电动汽车革命,电池制造、储能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均属于波兰“再工业化”进程的主要议题,为此,相关优惠政策的支持更将为中波双方在电动汽车各领域的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第三,中波电动交通领域合作备忘录的签署为双方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4月,工信部与波兰能源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波兰共和国能源部关于电动交通(电动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作为中波两国首份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其旨在全面深化中波电动交通领域双边协作,提升包括研发在内的技能与技术合作,通过搭建中波双相关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平台,进而促进中波两国在电动交通领域的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

  毫不讳言,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优势明显。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产能与销量上均位于世界第一,诸多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中国造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动公交车电池技术,在电机、电控技术等领域同样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以比亚迪、宇通为代表的国产新能源客车技术水准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此外,中国产的电动汽车相比德国等欧盟国家产的电动汽车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中波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空间巨大。波兰政府也充分看到了双方在这一领域未来的合作潜力,波兰能源部部长克里什托夫表示,波兰政府欢迎双方电动车生产企业能够建立广泛合作,也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赴波兰投资建厂,并认为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将有助于中波电动汽车领域的务实合作,有助于两国这一领域互利共赢发展。

相关文章
2019/03/14张冬杨:2019年物联网发展趋势
2018/12/28张冬杨:制裁背景下美俄贸易额不降反升值得思考
2018/12/26改革开放40年将制造业开放进行到底
2018/08/28毛涛:打造绿色供应链应避开三大误区
2018/08/28毛涛:如何发掘优秀的绿色供应链企业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