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提出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路径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1年7月28日 | 点击(2579)

  (来源: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北省立足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和载体;以资本运营、信息共享、流通高效运转、政府有效协调推进为支撑的管理创新支持系统;以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创新文化氛围良好、法律和社会诚信完善为依托的文化创新外部环境三项重点,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路径。

  ——着力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和载体。一是紧密结合河北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在钢铁、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电动汽车、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通过立法规范、政策扶持、优质服务等措施,为创新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以各产业行业协会为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加强行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依托。四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创造政策优势、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等措施,使之发展成为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孵化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五是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一批高校科研创新基地、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器、技术转让机构等,不断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建设管理创新支持系统。一是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省属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完善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骨干作用;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集成社会各类创新资源,集中财政科技经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发挥有限科技资源的最大作用;改革科技评价体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创新评价体系。二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变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三是抓好创新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设立风险投资种子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四是重点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形成功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五是建设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对现有科技信息、成果转化、科技对外合作和专利等网站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充实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资源,拓展网络的覆盖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着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一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引导各类用人单位为科技人才营造安心、放心、全身心创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是完善教育与培训体制。针对河北省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大力投资和发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从而为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针对当前劳动者在就业中存在着需求耦合困难的状况,通过在岗培训、终身教育、柔性学习等方式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三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法规体系,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规范创新行为,促进创新创业。四是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努力形成尊重知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相关文章
2013/07/18工信部将推动政府机关使用云计算技术
2013/07/04工信部明确新兴产业六大着力点 将推云计算标准
2013/06/27北京出台《宽带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年)》
2013/06/17智能信息产品加快普及 信息消费有基础
2013/06/04“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发布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