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验证有助于安全驾驶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3年11月4日 | 点击(1712)

  译自:2013年9月5日【美国】每日科学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谢润超

  一次性输入验证方式,如密码、虹膜扫描、指纹识别等,能够有效维护建筑或网页安全。但某些情况也需要连续性生物识别系统,如对载有贵重商品或大量现金车辆的驾驶者,甚至是公共汽车或出租车驾驶者进行验证。

  近期,《国际生物统计学》上发布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为一种扫描驾驶者脑电波的验证系统,能有效防止驾驶员被劫持。

  该系统的开发者——日本鸟取大学工学研究院Isao Nakanishi教授及其同事表示,传统的生物检测系统通常将认证视为“一次性”活动,但如果劫犯冒名顶替经认证的驾驶员,系统便无法确认当下驾车者的身份,也无法发现劫犯是否已经从驾驶员手中夺走了车或是将驾驶员绑架。在上述情况下,基于密码、虹膜扫描的验证系统无法成功验证驾驶员身份,证明这些验证方式依旧存在安全漏洞,并非完全可靠。

  然而,在安全帽上的装置传感器来持续监测驾驶员脑电波,这种方式更为简单直接,且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劫犯行为。一旦发现异常脑电波,车辆将自动识别并安全停运。

  鸟取大学团队已经开发的这套系统,能够有效处理脑电活动α-β频带的脑电图信号,并将接受的信号与预先取样进行验证。

  “脑电波由大脑皮层神经活动产生,因此,它是隐藏在身体内部,无法随意更改,”该团队解释道。

  该系统能记录驾驶员正常驾驶与休息时的α-β脑电波。重要的是,脑电波认证能有效判断驾驶员驾驶的身体与精神状况。若驾驶员中毒或喝酒了,甚至是过于疲劳导致脑电波无法达到正常水平,车辆将无法启动。如此一来,便保证了行车安全。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