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旻 :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总体战略与实施路径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6年12月22日 | 点击(4618)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白旻 江道辉
发表于2015年《资源再生》杂志11期

   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300万辆,连续第六年位居全球第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吸引外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在这一进程中,自主品牌成长却不容人乐观。数据显示:2010-2014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45.6%、42.2%、41.9%、40.3%和38.2%,连续5年呈现下降趋势。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发展遇阻的情况下,大家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并认为这将是中国汽车工业未来能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次历史性机遇。

  那么,我们该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呢?通过分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受阻的原因,研究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本文试图提出其实现“弯道超车”的路径。

  一、我国自主品牌传统汽车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发展,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汽车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全面合资的发展模式使得国家层面支持自主品牌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存在一定困难。

  客观地说,中国汽车产业采取以市场换技术,全面合资的发展道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是最优选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很低,连汽车产业发展的一般技术有的都不具备,更谈不上核心技术。因此,作为后发国家,我国汽车产业必须保持较高开放水平,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进口国外设备或直接进口国外汽车产品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

经过多年的开放引进,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引进技术的难度也在加大。在此阶段,最理想的做法应该是通过降低开放度,利用本国超大型的国家规模所具备的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大国优势,通过自主创新来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传统汽车产业的技术赶超。

但汽车产业发展到这一阶段,适逢中国加入WTO。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条款,到2006年,整车进口关税要从80%-100%逐年降到25%;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从35%逐步降到10%,另外,汽车进口配额也要全部取消。由此,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只能进一步扩大,没有能够按照理想状态发展,即对自主品牌汽车产业给予及时有效的保护,使得我国传统汽车自主技术研发的进展趋缓。

  虽然没能采取最理想的发展路径,但在当时加入WTO的情况下,为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采取全面合资的发展战略,却是当时形势下的最优选择,更多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竞争的结果就是合资品牌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种类日益丰富,价格大幅下降,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并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多实惠。

  同时,加入WTO,给中国的外贸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即便是牺牲了汽车产业的一些利益,但与中国整体经济所收获的开放红利相比,还是值得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长期保持较高的对外开放度,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是我国自主品牌传统汽车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但这也不是说我国自主品牌传统汽车就没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会,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为边界效应的存在,即发达国家出于其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技术的垄断而提高其在后发国家市场的产品售价的现象,外资品牌的汽车,即使是在中国生产的,也比相同车型在其本国的销售价格要高,这个价格差距就给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发展和赶超空间,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好后发大国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在边界效应的保护下,还是有机会实现赶超的。

  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与传统汽车产业比较,中国之所以能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上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是基于如下原因:

 一是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与传统汽车的内燃机技术路线存在根本的不同,是一个全新的路径。国外汽车企业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国可能较前沿技术落后几十年,但在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方面,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并没有落后太多。因此,中国可以越过传统汽车的技术积累,直接发展电动汽车。

  二是电动汽车在全球来看也是一个新兴产业,各国都处于发展的初期,而且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早,产业发展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超过35万辆,美国、中国和日本居销量榜前三位。美国以12万辆高居榜首,中国和日本分别以8.8万辆和3.3万辆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201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产销量中纯电动车占64%),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

  三是电动汽车产业符合全球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求,政府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是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目前,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国家的政府都对购买电动汽车进行补贴。例如,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政府就为电动汽车的驾驶者提供8500加元的补贴,英国为插电式汽车提供5000英镑的津贴,美国联邦政府为购买插电式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这意味着,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同,中国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产业保护和扶持政策来推动本国电动车产业通过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推进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顺利实现“弯道超车”。

  四是由于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愿望在世界各国中最为强烈。传统汽车的大规模利用加剧了中国的能源与环境危机,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2002年为2.24亿吨,2014年达到5.18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由2002年的31%,上升到2012年的59.6%。石油消费增长的一个关键支持因素是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2002年中国汽车保有量2000万辆,2014年达到1.54亿辆,13年增长了6.7倍。同时,中国汽车的石油消耗量已经高达石油消耗总量的1/3以上。伴随着石油消耗的快速增长,传统汽车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也在日益加剧,2012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公布了2012年全国机动车污染排放状况。年报显示,2012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08亿辆,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排放的NOx和颗粒物(PM)超过污染物总量的90%,HC和CO超过70%。由于机动车大多行驶在人口密集区域,尾气排放直接影响群众健康。能源和环境压力正在制约传统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也就是说,对于中国而言,即使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动力搞电动汽车,中国也是要坚决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试想,如果中国的人均汽车拥有量达到目前美国的水平(美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目前排在世界第25位),每1000人拥有439辆汽车,那么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亿辆,而截至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才10亿辆,就算达到千人140辆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也要在目前规模上翻番。

  三、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总体战略与实施路径

  (一)总体战略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利用好这一时间窗口,加大对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则中国汽车产业很可能会再次失去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战略机遇。2020年前来讲,要降低电动汽车产业的总体开放度,通过鼓励自主品牌车企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补贴力度,及扩大电动汽车的国内市场规模来加速突破产业核心技术;从中期战略(2025年前)来讲,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完成近期发展目标,掌握了产业核心技术后,要逐步扩大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采取政策措施鼓励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出口及国内相关标准的输出;从远期战略(2035年前)来看,经过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出口两个阶段后,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已经处于全球前沿技术水平,可以引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在此条件下,要加大自主品牌电动车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并且掌握电动车相关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二)具体实施路径

  在上述总体策略指引下,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十六字方针,即“坚定方向,内向发展,抢抓时机,大力扶持”。

  第一,坚定方向,就是坚持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技术路线。一方面是因为纯电动汽车在将来电源结构逐步清洁化之后,将是全产业链低碳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即使别国发展其他技术路线的电动汽车,中国自成一体的发展道路也是完全走得通的。因此,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在新兴领域掌控标准的话语权,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第二,内向发展,就是要着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在我国属于幼稚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还不具备大规模出口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来培育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加大消费补贴和其他优惠政策力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的交通管理政策;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电动汽车等。

  第三,抢抓时机,就是要利用好宝贵的“弯道超车”窗口期。目前侧重给自主品牌电动车提供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只是一个过渡性的做法,将来的趋势应该是补贴的普惠性和递减性,即对进口车、合资车以及国产车提供同样的优惠政策,同时,补贴的数额也会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壮大而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因此,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电动车而言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WTO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运用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第四,大力扶持,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鼓励和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和多能源动力总成综合控制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进行集中研发,加快自主技术创新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完善电动汽车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行业准入标准等政策,全面支持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2019/09/11白旻、江道辉:5G时代,我们生活的基础设施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2019/09/11毛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加快绿色制造步伐
2019/09/11毛涛:以法律政策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2019/09/11毛涛:电商绿色供应链助力消费升级
2019/09/11毛涛:我国绿色供应链实践步伐日趋加快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