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韩国绿色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任务》之详细战略(上)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陈倩倩
韩国汽车产业在韩-欧盟FTA和韩-美FTA的推动下,贸易额突破了1万亿美元。为了推动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韩国政府表示将在环保汽车以及智能汽车领域扩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投资。
一、韩国绿色汽车的战略目标
韩国为达成2015年成为全球绿色汽车技术四大强国的战略目标,在生产、普及推广和投资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在生产方面,韩国计划到2015年国内生产的绿色汽车要达到120万辆,并且向国外出口的绿色汽车要达90万辆。
在普及推广方面,韩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汽车市场上绿色汽车所占比重要达到21%。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提高至43%,可减少18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推动韩国汽车工业迈向新阶段的同时,也完成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另外,为了完成生产和普及推广的目标,韩国政府在投资方面也花了大力气,计划到2015年将引导3.1万亿韩元的民间资本投向绿色汽车的发展。
从此次制定的战略中可看出,韩国政府的绿色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①绿色汽车批量生产路线图;②八大主要零部件的开发;③初期市场的开创以及普及推广基础的扩充;④打造可持续增长模式。
二、韩国绿色汽车的量产路线图
韩国绿色汽车包括了电动汽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清洁柴油汽车。在不同种类的绿色汽车量产计划中,中型车是主要的量产车型。
·电动汽车(EV)
为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在提高和完善小型车技术研发的同时,到2011年将推出经济型CUV车。届时也将通过充电器标准化、智能电网项目等方式提升零部件产品的稳定性。为抢占电动汽车市场,将把建立早期生产体系的时间(2017年)提前三年:到2014年实现建立电动汽车的早期生产体系。
未来将通过电池交替型电动汽车的恰当性和经济性分析,对其进行认证。到2013年研发出中型电动汽车。有专家认为公共汽车等公共事业领域是能够实现其经济性的。此外,一旦其恰当性得到认可,到2014年将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公共汽车引入计划相关联,并开展技术研发,解决充电时长的问题。
·插入式混合动力车(PHEV)
到2011年将完成研发,用1年的时间试运行并进行技术完善。到2012年末开始批量生产中型PHEV。
·混合动力车(HEV)
扩大2009年推出的LPI混合动力车技术的使用范围,使能满足2015年以后尾气排放标准的中型汽油混合动力车进行批量生产。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现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都是依靠进口,因此到2015年将实现电池组的国产化,并批量生产中型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到2018年完成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的研发。
·清洁柴油汽车(CDV)
计划到2011年将批量生产中型的清洁柴油汽车,2013年末量产大型车(满足欧5标准)。另外,通过对一直以来依靠进口的核心零部件进行国产化研发,到2105年,满足欧VI标准的清洁柴油汽车也将量产。
随着政府电动汽车生产计划的推出,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投资计划。现代起亚公司就计划对面向公共事业机构销售的“BlueOn”量产进行设备投资,并计划投资建立经济型CUV电动汽车生产线。该公司预计到2011年将在西山产业园区设新生产线,到2011年12月实现2000辆的生产计划。雷诺三星在釜山工厂新设了电动汽车生产线,计划2011年生产100辆电动汽车,2015年扩大生产至13000辆。通用大宇正在研发三种电动汽车,并计划对其生产线进行集中投资。韩国国内的6家零部件汽车将投入1625亿韩元的研发经费,并投资2252亿韩元用于设备的新建。
为构建绿色汽车初期量产体系,韩国政府将提供设备支持。韩国政府在2011年将讨论并指定受绿色产业融资援助的绿色汽车,对以零部件企业为中心的绿色汽车零部件量产设备投资提供支持。利用现行的中小企业创业及振兴基金,对新再生能源普及、能源节约设备、环境产业融资等五大领域的设备组建提供支持。
三、主要零部件的战略研发
韩国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在零部件的研发上,目前韩国电动汽车技术已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初期市场的竞争力,韩国政府决定以大型项目为中心,为中型电动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提供支持。虽然韩国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启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提高现有零部件产品的效率,对进行研发的零部件产品提供支持(剩下的零部件产品转向民间机构自主研发为主)。
韩国政府把研发的重点放在八大零部件上,分别是发动机、空调、汽车轻量化、电池、充电器、动力传输装备、电池组以及高压共轨。
▲发动机
为提高发动机功率密度和效率,进行小型化设备技术研发。现在的功率密度为2.8kW/L,到2015年将研发出功率密度达3.2 kW/L的发动机。发动机效率目前仅为85%,到2015年将提高到92%。
▲空调
为提高电动汽车冷暖气系统的性能,进行暖和水泵等零部件技术研发。
▲汽车轻量化
通过对车身、简单零部件的最佳化方案设计,减轻汽车的重量。
▲电池
计划到2015年将充电一次后汽车的行驶距离从140公里提高至200公里。慢速充电的时间从6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
▲充电器
研发低价家用充电器,克服充电时间长的难题,研发慢充和快充两种充电器。
▲动力传输装备
动力传输装备主要是控制内燃机和发动机的作用。为提高其效率,进行技术研发(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和混合动力车)。2011年完成高效引擎的研发;2013年完成多变速器的研发;2015年完成驱动零部件的研发。
▲电池组
2015年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电池组将达到100%国产化。
▲高压共轨
现在高压共轨核心零部件和尾气处理系统的新材料过滤器完全依靠国外进口。到2012年将实现清洁柴油汽车核心零部件的100%国产化,并在2013年实现量产。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