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国际地位快速提升的原因分析(下)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1年9月28日 | 点击(3667)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王喜文

二、政府扶持

  韩国企业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韩国政府强有力的扶持。

  1、积极推进FTA

  自由贸易协定(FTA)是两国或多国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目的在于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各国间自由流动,促进经济一体化。韩国作为贸易大国,为了保持出口的持续增长,2003年起便把缔结双边FTA作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同时推进与多个贸易伙伴国缔结FTA。进入2007年,韩国加快了推进缔结FTA的步伐,呈现全面推进与多个国家同时展开FTA谈判进程的态势。韩国有选择地挑选FTA伙伴,与其展开FTA协商谈判,并建立了从双边到多边的FTA战略路线。同时,韩国设立专门机构,完善配套政策,使FTA走向制度化。

  韩国政府通过推进FTA战略,不断为企业的出口奠定基础。韩国政府于2003年8月公布了《FTA路线图》(2004年5月部分调整),目前,已经与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东盟(ASEAN)、印度等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与美国与欧盟这两大全球市场签署了FTA协议(表1)。

  自2003年韩国政府推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以来,韩国积极参加了同50多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到目前为止,与智利、新加坡、欧洲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于2007年6月,目前正在等待审核批准。韩国和印度、韩国和欧盟也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确定了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内容。同时,韩国目前正在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哥伦比亚、加拿大和墨西哥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

  此外,韩国正准备与有望合作的伙伴推进FTA谈判或联合研究项目,包括中国、日本、南方共同市场、俄罗斯和以色列。特别是于2010年5月29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了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会议通过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根据文件,三国承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三国官、产、学人士之间的自贸区联合研究,努力完成三国投资协议谈判。

  韩国积极推进FTA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韩国设定了野心勃勃的经济发展目标。2006年8月30日,韩国宣布了一项国家经济增长潜力与社会福利的中长期目标计划。根据名为“展望2030”的计划,预计到2030年,韩国在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都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先进国家。国内总产值达到24,060亿美元,与2005年的7,880亿美元相比将大幅增长300%。1995年,韩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2006年人均GDP增长约为1.8万美元。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韩国经济受挫,2009年韩国GDP为8003亿美元,跌至世界第15位。韩国预计于2020年人均GDP达到4.5万美元,成为世界第十经济大国。为此,作为外向经济体制的韩国力图通过与众多国家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促进和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韩国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因此推进FTA不仅是实现扩大贸易的重要途径,更是基于外向型经济的“生存战略”。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韩国采取有效措施后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发展。2004年第二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而新加坡和香港分别增长12.5%和12.1%,台湾地区也以7.7%的增长率超过了韩国,印度和中国分别增长了7.4%和9.6%。韩国经济在2004年虽有短暂回升,但依然不景气。可以明显看出,韩国经济恢复缓慢、竞争力不强。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韩国的国家竞争力在全世界排名第29位。1年内排名下降了11位,落后于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在亚洲主要竞争国家中排在最末尾。因此,韩国必须扩大进军海外市场的力度,加快与经济大国签署FTA的步伐,成为开放型的贸易国家。

  FTA的内容不仅包括消除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还涉及到服务贸易、科学技术与研究开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服务、旅游观光、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为“新时代的经济联合合作协定”。韩国通过缔结FTA,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开展更广泛领域的全面经济合作,获得扩大贸易和市场的经济效果。但韩国推行FTA战略对国内经济是把双刃剑,不完全是好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负面的影响。

  一方面,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将遭受巨大冲击。FTA的根本是利用建立起来的特惠关系作为贸易政策的核心,以确保国民和企业的利益。但在韩国积极推进双边FTA进程中,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将遭受巨大冲击。例如韩美缔结FTA,韩国民众担心与美国签署FTA会破坏韩国农民和工人的生计,在整个谈判过程中,韩国民众曾多次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韩美缔结FTA协定。这是因为韩国的农业和各种服务业与美国相比,显然处于劣势。对美国开放市场,意味着韩国农业的崩溃。此外,建筑行业、餐饮、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行业短期内的效益都会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多方缔结双边FTA,容易造成贸易规则的混乱。韩国与不同的经济体缔结FTA,必将形成不同的贸易规则,如商品关税减免的程度、商品产地的规定,产业开放的界定等。一部分协定可能在全球层面上与WTO保持一致,一部分协定可能与WTO存在矛盾。众多繁杂的协定不仅让本国企业难以弄清,也容易让不同的国家,非FTA的国家产生更多的矛盾。

  2、致力于ICT外交

  韩国是ICT领域公认的发达国家。国际电信联盟(ITU)2009年3月公布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中,韩国在154个国家或地区中排为第二。第一是瑞典、第二是韩国,此后依次是丹麦、荷兰。韩国在互联网入网家庭的比率(第一)与超高速无线网络用户数量(第二)方面得分较高。

  国际电信联盟(ITU)大会被称为ICT领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ITU大会上通过征得192个成员国的同意,决定了2014年第19次ITU大会的主办国为韩国。ITU大会始于1865年,每4年一届,是ICT领域最高级别方针与决策的大会。

  此前,ITU大会主要在欧洲(11届)和美国(5届)举办,1994年在日本(京都)举办的那一届是亚洲唯一的一届。1952年加盟ITU的韩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为了发展成为世界ICT强国、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强化ICT外交能力,韩国积极准备了该会议的申办。可以说,正是因为韩国政府积极致力于ICT外交,韩国才获得了ICT奥林匹克的举办权。

  3、积极参与ODA

  在ODA(政府开发援助)领域,韩国的国际地位也在日益提升。2009年末,韩国成功加盟了OECD(国际经合组织)的开发援助委员会。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援助疲软”、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其国际援助规模不断萎缩。而韩国政府在2008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0.08%的ODA援助,并计划在2015年将这一比率提升至0.25%。

  此外,在获取国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韩国政府与韩国企业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以韩国电力集团为首的韩国企业联盟与日美法企业联盟(日立、通用、法国电力集团)竞标,成功获得了总额400亿美元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核电工程项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工程竞标中,除了采取低价竞标手段之外,韩国政府的高层公关也功不可没。据称,韩国总统李明博曾经亲自到当地访问,并签署了各项合作协议。

三、潜在问题

  如今韩元汇率重新走高,像2009年度那样由韩元贬值带动出口大幅增加的效果将不再显著。

  同时,韩国ICT产业历经20年,通过选择与集中的原则,选定少数产品与领域并集中资源扶持其发展,确实已经在半导体、手机、显示器、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拥有了世界最高水平的竞争力。但是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均衡,发生了副作用。韩国电子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虽然很强,但其下游产业发展不够完善,零部件依然依赖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进口;一些大型企业转移到外国生产经营,虽然提高了自身的收益,但却使韩国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的收益以及就业局面难以复苏;此外,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发达国家技术领先优势的扩大,韩国要想保持其出口竞争力亦非易事。

  另外,韩国认为承接国外的核电项目、大型建设工程将是继半导体、液晶面板、造船、汽车等产业之后韩国经济的又一出口增长点。但是,随着国外项目承接数量的增多,专业人才有限也将导致其遭遇发展瓶颈。

  (完)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