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启动日本的高科技产业(下)
译自:2011年6月【美国】麦肯锡季刊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胡吉嵘
如何才能获得胜利?
技术领先的日本公司缺乏获胜的清晰战略和管理毅力,以至于他们在各项增长中落后。多数日本公司的扩张显得温和,业务未能有效精简,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下降,只是做一些国内合并和收购的交易(图3)。1999年到2009年,由于市场份额的损失抵消了产品收益的增长,日本公司年均收入增长仅有2%。此外,日本公司这段时间的利润进一步下降,到1999年其平均利润率只有2%到3%,事实上,大部分公司2009年的利润率只有1%到2%。
日本高科技巨头的高级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摆脱其目前的战略和运作的惯性,并采取大胆的创新,为后来人打下一个良好的经营基础。全球竞争对手所使用的成功模式都可能适合日本公司,但任何一家日本公司都必须做出自己艰难的抉择。
1、寻求业务优势
若要追求经营利润、扩大市场份额,日本公司必须将重点转移到新兴市场、降低成本和提高整个价值链的效率。麦肯锡分析显示在市场上的成功和对新兴市场的承诺(例如,价值链和产品组合的本地化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大多数瞄准新兴市场的日本公司还是采取被动的方式进入市场,由于发达国家市场大幅回落,日本公司只能通过其陈旧且表现不佳的分销商网络将产品销往新兴市场。
为了能有效地参与竞争,这些公司将提升在当地的组织能力,成为目标市场的知情者。首当其冲是改进研发和产品的设计,以极具吸引力的价位满足新兴市场的客户需求。此外,公司应加强与监督部门和政府官员的联系,了解和成功地应对当地的各种约束。这些公司必须发展多渠道进入市场的模式,包括呼叫中心和网络操作。他们需要审核、改制和更好地管理发展中国家的经销网络。
实现低成本竞争力要求日本公司通过外购、离岸外包和实现最大化经营效率来重塑价值链各环节的经营。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应该考虑把总部业务也外包出去以缩短决策的进程,从而使得高级管理阶层了解市场。所有的这些改变将可能要求日本国内裁减人员,但要与国外对手保持相同的竞争力,这样做是必然的。许多日本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理解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其中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前行,但日本科技巨头们还需要做更多才能恢复其原先的地位。
2、不断创新
目前的日本公司要想恢复其领导地位并创造出领先的产品就必须打破他们现有的以硬件为中心的模式,并且找到促进组织内外合作的方式。电子行业的数字化意味着硬件商品化的速度较过去快得多,而软件性能相比硬件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成功的创新通常来自于卓越的客户洞察力和创造性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技术突破。
但是,由于形成规模化的时间限制和人才瓶颈,迅速提升软件功能有一定难度。我们认为收购能够提供软件解决方案或客户具体应用方案的公司是很有其存在意义的。同样,建设一个诸如“智能”电网、支持移动设备的医疗保健系统或云计算服务联盟的投资组合,可以帮助其迅速创新。此外,日本公司在寻求创新的第二次浪潮中可能也会需要改革其人力资源政策,引入差异化的激励和奖励,吸引和留住有创意、优秀的员工。
许多日本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在产品创新上有了自己的模式,但他们已从文化和思维定式里将其抛弃,然而重新找回这些模式是很困难的。这就是我们认为并购将对这些公司起到关键作用的原因。
3、不断增加并购业务
日本公司要想通过大规模的收购寻求发展就需要一个更大胆的方式并购、出价、完成交易。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运作,包括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运作能力、财务影响力以及更积极的出价。由于大多数日本公司有着相似的长处和局限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些并购交易大多数将是跨出国界的。为了应对交易带来的激烈竞争,日本公司必须升级其内部并购技能,包括在处理棘手的谈判问题时以更快的决策应对更快的变化。
一旦交易结束,日本高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员应采取比过去的收购整合更迅速、系统的动作。最后,日本的收购将需要引入更加开放和透明的管理结构和程序。日本的大型企业很可能采取保守的收购策略,但惠普的成功串行收购显示了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
4、从积极的投资管理中获取利益
侧重赢利能力而不是增长能力的公司需要克服内部阻力剥离表现不佳的单位。首先,这些公司应引入更严格的绩效管理文化,在世界一流的管理会计系统和流程的支持下,清晰辨别各单位的期望以及其实际业务中的表现。然后,他们需要通过这种透明的制度来打破情感和文化上的障碍,识别何为非核心资产并将之出售。
就像收购一样,实际操作者必须有良好的并购技能,以确保他们在及时完成交易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创造价值。虽然通过有价证券组合策略能够给大部分的日本科技公司带来唾手可得的项目,但它在很多方面具有挑战性。这就需要强硬的领导来打破长期存在于公司内部的一些禁忌。由于在某些不良情况下将业绩不佳的大批资产转换为能够带来较高回报的小型新兴公司,这种策略在早期导致公司规模有所缩小。
结束语
我们相信,日本公司仍然具有核心资产和全球竞争力。他们可以在任何方式下取得成功,他们能够制定明确的战略重点并承担责任。但是,竞争对手正在迅速发展,日本各公司应尽快采取行动。
(完)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