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欧元——写在欧债危机之下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1年10月11日 | 点击(2193)

  译自:2011年9月17日 http://www.economist.com/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武泽华

  欧元危机是如此得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就连特意为此召开的会谈都只能起到反作用,加剧了恐慌的蔓延。投资者们嗅出,欧洲领导人似乎已不愿像以往那样倾尽全力,除非有出色的政治人物及时站出,让世界相信他们捍卫欧元的决心大过市场的能力,否则欧元将不得不面临毁灭性的打击。随着信贷额度的问题风云又起,不仅欧元直面危机,就连全欧洲的前途和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都举步维艰。

  仔细想来,很多事都不得不屈从于那些欧洲政客的喋喋不休,尽管他们一如既往地在灾难面前盲目乐观。如今唯一能让这种恶性循环停下脚步的方法就是欧元区各国政府能喊出共同的心声,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阻止危机愈演愈烈,稳妥有序地推进对欧元的管理。

  成本无疑是巨大的。相信很少有人会希望金融市场被大范围的强行干预所控制,也没多少人会乐意看到各国的主权问题被抬到整个欧洲的层面上。欧元区17个国家和欧盟剩余的10国也会为较大的分歧头疼。

  具体的拯救措施可以按照以下四点迅速实施。第一,必须先弄清哪些欧洲国家存在流动性短缺,哪些存在支付能力困难,从而进一步健全那些有偿还能力国家的纾困机制,而对那些无力回天的国家进行必要的债务重组;第二,必须全力支持欧洲各大银行,确保他们能抵御住至少一次的主权违约;第三,要改变欧元区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着力点从消减预算转向推动经济增长。第四,必须建立起一个足以防止这类困境再度发生的新体制。

  迄今为止,欧元区做出的反应不外乎将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当成核心要务,从而带来了税收的增加和开支的削减。但是这种整体性大幅度财政紧缩反而弄巧成拙,将本已气息奄奄的经济体一举拖入衰退期,这只会增加对政府债务和欧洲银行的顾虑。况且,单纯的削减预算并不足以解决困境,缺乏信誉才是真正的问题。

  欧洲需要一项值得信赖的拯救方案,本着提高经济增长的初衷,将债务重组提上日程。必须实事求是地指明哪些国家是由于流动性问题导致困难,哪些国家是的确无力偿还债务。比如希腊,毫无疑问是属于无力偿还债务的。应该坚决有序地降低其资产账面价值。今年的7月峰会刚刚商定了针对希腊的第二轮纾困计划。该计划虽然是最新的协定,但由于协助力度不够,应当推倒重来,再做谋划。然而其余欧元区成员国(就目前的分析看来,葡萄牙刚刚进入具有偿付能力的那一阵营)应该给予无限的资金支持。所有身陷窘境的经济体,无论有无偿还能力,都需要推进体制改革,营造一个开放的新体系。减少服务与职业的限制,公司私营化,废除官僚体制,将退休年龄推后等举措势必为经济的再次增长创造出新的机遇——那正是降低债务的最佳途径。

  除非欧洲围绕有偿债能力的政府构筑一面“叹息之墙”,否则一切都将徒劳无功。这也意味着放任欧元主权债务的发展。西班牙和意大利共欠2.5万亿欧元。如果市场突然对比利时或法国手足无措又该如何?一些国家提出构建一个欧元债权体系,在该体系内,每个国家的债务都会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帮助,但是政治层面的监督要历时数年才能确保高额支出的国家不会浪费其他国家人民的钱财——欧元区所迫切需要的另一样东西是时间。问题的答案依靠于这唯一的机构,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应对信心的集体缺失。

  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欧元是否被廉价转让,或者是否起初欧元的设想就是一个烂透了的异想天开。问题的关键是,它是否还有拯救的必要。若是将其终结会不会更划算些?另外,为了拯救欧元,重新设计整个欧洲版图所花费的长期政治代价会不会让人不能承受?

  对于单一货币,进去容易出来难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从法律角度讲,欧元没有退出条款。如果希腊冲冠一怒撤离了欧元区,并对相关的协定破口大骂(也许它终将这样做),其国内银行将迎来挤兑风潮的咆哮,因为在欧元被迫兑换成贬值的新德拉克马银币(希腊货币)之前,存款人会尽数收回,那也许会导致发生资本控制。希腊公司背负着国际账单却突然没有了现金支撑,将面临破产的危险。而且,对那些境况不甚明朗的国家而言,压力会增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支持重组希腊而又没有将它请出欧元区。

  由于眼下拯救计划的成本远低于解体之后的巨大代价,广大的德国纳税人可能会选择接受。但这样也会使那些好逸恶劳的意大利人和葡萄牙人脱离窘境,这是他们所不甘的。

  两种风险随之而生。首先就是怒火中烧的德国人将要求把希腊请出欧元区,借此对其它国家“以儆效尤”。如此令人震惊的事件自然会让葡萄牙和爱尔兰步步惊心,但想要驱逐意大利或西班牙,这种程度的恐吓远远不够:他们的积淀过于厚重,与欧盟有太多千丝万缕的牵连。为了方便而轻易地遗弃希腊,将会逐步威胁到欧盟小国的安全。此外,一旦希腊违约并重组,它的经济将迎来一个绝佳的机遇期,会带着一个令人信服的开端,引领经济走向平稳、健康发展的漫漫长途。

  长期风险的应对必须依靠更多的欧洲国家。提倡政治联合的呼吁者认为,提高执行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创造一个欧洲的“美国”。也许是监管欧盟债券统一发行的财政协会?也许是监管欧元区各国政府的新机构?也许是百无一用的欧洲议会?一定意义上,这背后潜伏着某种观念,即内部国家将会对外部国家颐指气使。包括瑞典、波兰和英国在内的10个保留着自己货币的国家将会面临一项选择:加入欧元区或被一个全新的核心欧洲排除在外。

  关于这些,人们也许依然心存忐忑,特别是局外人。但是其他选择或许不只会导致单一货币的解体,甚至会带来单一市场和整个欧洲体系的剧变。欧元已经到了没有人指望能带走他们心中所想的地步了——有些东西,要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知道的德国人细细道来。在过去的18个月中,他们已经勉为其难地支持了一半的救助计划,账单也自然随之而来。但最终的一切,还要看信念和信誉。对于欧洲央行来说,支持那些大大咧咧的国家必然不招德国待见,但是若让欧元土崩瓦解,将是彻底的2012。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