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导下的新加坡信息化政策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王喜文
新加坡早就已经出台IT政策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出台IT政策的国家之一,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同时,新加坡在电子政府建设方面也被公认为亚洲领先发达国家。新加坡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仍能够得以长期繁荣发展,主要得益于很早就确立的以服务业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世界中心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将IT政策定位为重要的国家战略,通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发展。
1992年出台的《IT2000》是新加坡IT政策的基本战略。该政策主要目标是通过充分应用IT技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在21世纪到来之际将新加坡打造成世界最发达的“新加坡智能岛”。新加坡智能岛的建设并不仅仅为了振兴产业发展,还主要用于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从今天的新加坡智能岛发展状况来看,新加坡政府设定的政策目标极其具有前瞻性。此外,1998年制定的《新加坡一体化》(Singapore One)规划之中,主要包括大力推动IT基础设施建设,使工作单位、家庭都能利用高速通信网络所提供的互动式多媒体服务等措施,为此后的新加坡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动IT技术深度应用
继《IT2000》之后,1999年6月新加坡政府又推出了《ICT总体规划(2001~2010年)》(ICT Master Plan)。这一规划整合了以往的所有零乱实施的信息化战略,并将其定位为“总体规划”、“统一的国家信息化战略”。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同时推出《Infocomm21(2000年~2003年)》,描绘了未来e-economy(电子经济)、e-society(电子社会)的愿景,显示出新加坡政府大力应用IT技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心。其中,首次出台的《电子政府行动计划》(E-government Action Plan)表明新加坡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正式开始了电子政府的建设。2004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了定位为Infocomm21修订版的《互联新加坡》(Connected Singapore),强调了IT、通信、互联网内容等相关产业相融合的必要性。同时,《电子政府行动计划》(E-government Action Plan)也得以升级到《电子政府行动计划II》(E-government Action PlanⅡ),进一步强化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具体行动措施。
即使IT基础设施非常完备,但如果不能给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内容,那就毫无意义。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并在《互联新加坡》中将其列为重要解决课题。《电子政府行动计划II》主要实现目标包括提升用户满意度、拉近政府与国民的关系、使政府办公机构网络化等三点。具体而言,落实《电子政府行动计划II》政策规划,建设电子政府门户网站“e-Citizen”这一基础平台,广泛提供在线行政服务。使得70%以上的国民至少知道三种电子行政服务的存在,使国民充分享用政府IT政策带来的便利。
iN2015总体规划深具前瞻性(2005年出台)
新加坡IT政策全是由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负责具体制定并组织推动的。2005年,IDA推出至2015年间的十年国家IT规划《智慧国家2015总体规划》(Intelligent nation 2015Master plan,简称iN2015)。这一总体规划除政府机构外,还邀请了民间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落实,探索出政府与民间横向合作,共同确定新加坡IT政策发展方向的完善体制。
(一)运营体制
iN2015由新加坡政府机构(教育部、财政部、新闻通讯及艺术部等)、教育机构(新加坡大学等)、民间企业(惠普等)所构成的iN2015运营委员会以及IT专家共同组成的“国家信息通信能力鉴定中心”(Infocomm Competency Council)负责运营。为了能够充分听取业内专家的政策建议,鉴定中心的负责人由新加坡计算机协会会长担任。同时,鉴定中心负责人在落实运营委员会公布的各项政策之际,负责协调业内的利益关系,组建政府与民间一体化的政策落实体制。
(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蓝图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蓝图(Infocomm Technology Roadmap,ITR)对iN2015的重点发展政策做出了具体规划,并通过展示技术开发愿景,让从业人员能够把握国家技术发展方针、让企业能够及时获取更多的商业机会,从而有效地实现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共同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该路线图经过数次改版,最新版本包括如下三项:
新加坡政府不断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
虽然新加坡的IT政策是在国家主导下积极推进的,但也并非一帆风顺。21世纪初期,“数字鸿沟”构成了主要的信息化发展障碍。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尽管IT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是IT并未有效渗透到国民生活之中。特别是,老龄人口、低学历者、贫困人群中存在较多信息弱势群体,要想更广泛地让国民享用国家IT政策带来的便利,消除数字鸿沟至关重要。
为了消除数字鸿沟,新加坡政府长期积极为低收入群体免费提供回收的旧计算机,并举办免费的电脑培训讲座,尽管不断地促进IT向国民生活中渗透,但是仍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公布了《国家IT素养计划》(National IT Literacy Program)。主要希望提升国民的IT操作技能,计划从2001年开始三年内共投入3000万新加坡元,使3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从而使基层劳动者、家庭主妇、老龄人口等信息弱势群体普遍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与上网技能,通过IT技术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就业条件。
即使IT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信息化发达,但是如果使用者的操作能力较低就不能有效应用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目前,新加坡已经完善了电脑与上网的环境建设,几乎在所有的学校、图书馆以及交流中心等处都配置了电脑,满足了无电脑群体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国家IT政策深入民间。
启示
新加坡在2006年出台新信息战略《新加坡i-Government:iGov2010》(Singapore i-Government: iGov2010)。其中的“i”是指Integrated(整合)的意思,旨在改进政府机构的“垂直”管理方式,为国民提供整合后的统一服务与行政业务受理。这一新战略的目标是:2010年前让80%的使用者通过电子政务得到满意的相关政策信息,让90%的使用者主动将电子政务服务推荐给其他人。为此,新加坡政府首先从操作方便性角度,在“质”和“量”双方面改进电子政务服务;其次,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促进国民参与互动。提升政府行政办公以及不同机构之间协同办公的能力。可以说,“政策从应用出发”是新加坡IT政策一贯的特征。
新加坡是人口较少的城市国家,其IT政策或许不能与我国进行单纯地对比。但是,新加坡通过促进IT技术深度应用,极其有效地运用有限的国土与人力资源,实现了“新加坡智能岛”。可以说,新加坡政府机构发挥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有效地推进了IT政策实施,这一点对我国今后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