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012年度ICT预算分析(三)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王喜文
(三)2012年度内出台国家ICT战略的可能性
大地震以后,日本政府的ICT政策处于休眠状态,从由IT战略本部会议的轮流会议(注:并非实际会议,只是通过文档或邮件来协商的会议)调整的《新IT战略修订版》来看,也似乎没有较大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IT战略本部(高级信息通信网络社会推进战略本部)的本部级会议还没有召开过。
因此,可以认为日本的ICT发展趋势主要有如下五点:
--一般性系统建设的ICT预算会不断缩小;
--2012年度迎来“复苏特需”ICT时代,但是2013年度以后将逐渐减少;
--大力推进云计算;
--网络攻击对策会作为一项紧迫课题加以推进;
--国民通用号码制度仍需探讨,进展缓慢。
2012年度,“复苏ICT政策”将正式启动。同时,日本大地震让云计算的重要性被再度渲染,日本政府也必然会以地方政府为中心推进云计算。因此,IT服务行业中,可提出全新解决方案且对地方政府营业能力较强的企业将更为有利。
网络安全也正升级为一大主题。日本大地震后,在政府机构疏于防范的间隙,遭受到很多的网络攻击,让日本政府意识到网络攻击组织(或国家)的存在。据统计,目前日本政府内部,有十多个组织正在研究信息安全对策。但是,日本民主党执政的政府似乎尚未完全意识到这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保障的问题,在预算上最多也就编报几百亿日元而已。
2013年度,因国民通用号码制度的系统化将产生相关的特需,但是这一项制度目前还处于讨论系统合并的实现方式之中。号称总额达5000~7000亿日元的这项特需,很可能是继复苏ICT政策之后IT服务行业关注的另一大主题。
二、三大重点:“云计算”、“国民通用号码”、“网络攻击对策”
2011年度第三次补充预算中,直接包含了2154亿日元的ICT相关预算,比2011年度最初的政府ICT预算增加25%;2012年度,按照概预算编报(包括特别项目期望值)中的数字,同比2011年度增幅达到了40%。这似乎意味着,日本“复苏特需”ICT时代到来了。也可以说,在日本经济低迷的背景下,ICT是备受青睐的一个领域。
不过,“复苏特需”不会永远持续。2013年度复苏相关预算必将比2012年度减少。而且,日本政府在预算编报基准(上限)上处处考虑实现财政的健全化,2012年度一般性系统建设的ICT预算削减了5%左右,在2013年度很有可能保持同样的趋势。
尽管如此,在2011年度第三次补充预算~2012年度概预算编报中,还是可以发现2013年度以后将会保持延续的领域,那就是三大重点:“云计算”、“国民通用号码”、“网络攻击对策”。
(一)地方政府云计算风声鹊起
地方政府云计算最初编报入政府预算,还是在2009年。当时的日本自民党麻生太郎政府在制定补充预算时,首次申报了19亿日元的预算。
地方政府云计算是在中央政府机构、独立行政法人、地方政府等处“旧系统升级”需求不断终结趋势中,对IT服务行业的一个新希望。实际上,一些日本大型的IT供应商已经开发了封装地方政府主要业务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例如,NEC的GPRIME for SaaS、日立的SUSINAD、富士通的NTERCOMMUNITY21),正开始向地方政府推行。
同年,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自民党掌权的局面。此后,民主党政府全面否决了自民党的政策,削减了云计算预算。而且,由于民主党政府的ICT政策是总务省主导,所以侧面上视经济产业省主导的云计算为竞争对手。
而这次,云计算因“复苏特需”而得到了复活。因为,如果考虑到应对广域性自然灾害的话,云计算最为有效。云计算在日本企业间已经普及,但在日本中央及地方政府中的应用发展迟缓,预计未来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此次,不仅在预算中体现出一些大型的云计算项目,而且预计一些以地方政府为中心的各种新系统建设之际也必然会广泛采用云计算。
在2011年度第三次补充预算与2012年度概预算编报(包括特别项目期望值)中,从申报项目名称及其说明可看出,直接包含有“云计算”字样的就约有61亿日元,比2011年度减少了8.5亿日元(表6)。看似在减少,实际并非如此。
总务省纳入第三次补充预算的受灾地区域信息化推进项目(33亿日元)、可应对广域性自然灾害的信息通信技术等研究与验证(40亿日元),是以受灾地区地方政府为中心应用云计算项目的预算。所以,云计算领域总计将达到134亿日元,实际上有约65亿日元的增加额度。
此外,还存在一些似乎与云计算相关的预算。例如,作为一次性返还税金,支付给地方政府的1.7万亿日元。也就是,如果分配入地方政府的复苏计划中,也可以作为部分ICT预算来使用,将会大多采用云计算服务。这样一来,仅云计算相关市场,就有可能达到数百亿日元的规模。
特别是,作为政府信息系统采用云计算模式进行平台合并的趋势、结合云计算型系统构建与试运营的BPO业务模式也已经开始出现。也就是,IT企业以往大多承接以后勤行政类间接工作为主的BPO业务,未来将有机会承接直接工作(一线业务)的外包。未来不仅仅是单纯的系统运营,政府机构的部分实质性业务进行外包的倾向将会增加。实际上,在以受灾地区为中心将政府业务向地方外包的政策中,经济产业省与总务省就有总计接近200亿日元的预算。而该政策的大多业务中将应用云计算。
也就是,政府与地方政府的ICT市场虽说晚于企业,但是渐渐也开始正式启动云计算。2013年度以后,仅地方政府的云集算需求就将达到数百亿日元,如果政府业务云计算化与BPO模式同步加以推进,很有可能达到数千亿日元的市场规模。
(二)国民通用号码讨论告一段落
2012年度国民通用号码制度系统化产生的市场特需也值得期待。目前,这一制度还处于探讨系统整合的实现方式之中。
日本政府2011年8月3日通过了《新IT战略工程表》,其中关于国民通用号码制部分,计划在2011年度内提出法案并开始进行功能设计,预定2012年度后半期开始系统设计与开发,计划2014年度末期开始正式运用。
关于国民通用号码制度,因为其系统规模超过5000~7000亿日元,所以很多处理国税、年金、保险、住宅数据等相关大型企业都备有百人规模的体制,进行着研发准备工作。
但是关于这项制度的争议点有很多。日本国会的内阁委员会、总务委员会提出很多质疑,代表性观点如下:
--已经向国民分配了住宅居民基本号码(住基卡),新通用号码有没有必要?
--住基卡才只普及4%,发放新IC卡有意义吗?
--通过IC卡进行认证,会不会被他人伪造,是否应该考虑更加彻底的生物认证方式?
--由民主党提名,让财団法人和地方自治信息中心(LASDEC)作为分配号码的主体,明显是为了扩大总务省的利益。是否妥当?
--纳税/社会保障/住基卡的各个号码管理机构整合后的平台,为何还需要在整合处理过程中加密(似乎要花费1千亿日元左右)?
--有没有必要为此投入5000~7000亿日元的税金?
--纳税、保险、年金、住基卡各个系统独立地运营着,特意合并有没有效果?
--国民利用国民ID想同时了解纳税与年金的场合,确实需要整合后的系统。但是即便实现了,会给国民带来多大便利呢(年金多少通过信件会收到通知、纳税多少自己就知道)?
--整合过程中的加密,用意何在(黑客不应是攻击整合后的平台,而是会将各号码管理机构视为目标),不清楚为此所花费1千亿日元的用意?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