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生战略》:应对变化,培育新产业与新市场(一)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2年8月27日 | 点击(1675)

  译自:【日本】日本国家战略室www.npu.go.jp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王喜文

  受日本大地震、日元升值等影响,日本经济空洞化风险进一步升高。化危为机、不陷入经济萎缩、推进培育新产业、创造新附加值等是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今,日本需要的不是以往成功的制度或政策,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经济方式,是不断保持新型产业结构的“创造式创新”。因此,需要认识到“不挑战的风险”比“挑战后的风险”更大,所以重在去做。

  为此,基于地震后状况,为了让日本具备更强的经济增长能力,需要以预算、税制、法制上的政策为首,加大对促进创新等效果明显的规章制度改革、公共服务改革(市场化尝试)和行政改革。

  目前,为了抢占全球市场份额,各国在不断地激烈竞争。要在这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在培育富含创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世界领军人才的同时,还需要强化“Cool JAPAN”战略以及自主技术等非价格竞争能力,让民营企业展现活力带动经济持续增长。为强化日本再生与经济增长能力,一方面要实现农林渔业再生,另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经济合作。应该看到,信息通信技术和中小企业是支撑日本经济的平台,需要努力推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培育和强化中小企业。《日本再生战略》工程表涵盖了包括综合性政府信息通信政策的《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等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在切实加以落实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小企业潜在能力,不断强化与传承技术的能力,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扶持,强化中小企业经营能力,支持企业向国外拓展凝聚日本智慧、技术、感性的产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人口剧增带来了粮食、水资源、能源等世界课题,为了应对各发达国家少子老龄化等问题,需要最大限度应用先进技术、经验、系统等。日本在这些领域的强项将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纽带。

  应对环境变化,培育新产业与新市场

  <基本方针>

  在日本,占GDP70%的服务产业的劳动、资本的投入量不断增加,但是劳动生产率却处于停滞。为了提升企业附加值,重要的是针对有助于医疗保健、少子化对策的育儿支援等新服务,挖掘出潜在市场需求。此外,需要通过将日本强项的“制造力”与服务、文化、ICT融合,在产生创新型材料与产品的同时,通过创新将课题解决转化为经济增长,培育新产业与新市场。

  强化创新能力,要摸索产生新产业、新市场的规章制度改革的方向,通过绿色创新、民生创新来解决日本面临的课题,从而实现对新经济增长产业的培育。此外,还要对创业进行大力扶持,积极提升少子老龄化背景下的服务产业生产率,强化中小企业潜力和经营能力,产学官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并充分考虑到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创新平台的安全性。

  对被称为海洋资源宝库的周边海域,应加以开发、利用、保护,并战略性推进宇宙空间的开发利用。关于日本以往积累的文化资源、知识、信息与成熟社会的新文化、生活方式等,需要通过实现跨行业合作,产生新价值能不断涌现的经济环境。

  【绿色增长战略】

  【2020年目标】

  ·超过50万亿日元的环境领域新增市场,超过140万人的环境领域的新增就业

  ·新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50%

  ·设置普通充电器200万个,快速充电器5,000个

  ·日本企业获得世界蓄电池市场规模(20万亿日元)的50%,达到10万亿日元

  ·确立基础设施大国地位,对市场规模贡献达19.7万亿日元

  ·应用促进ESCO、租赁等政策,使公共设备、设施的LED等高效照明的实施率达到100%

  ·实现零能耗住宅、零能耗建筑的标准化

  ·老旧住宅节能改造(目前2倍程度)

  ·新建住宅的节能基准实现率100%

  ·环保型房地产占地面积1,000万㎡

  【2015年中期目标】

  ·燃料电池汽车投入市场

  ·家用燃料电池开始普及(2016年~)

  ·将2012年出台的APEC环保商品目录中记载的环保商品的关税执行税率降低到5%以下

  通过同步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新绿色创新,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进化,从而把握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在国内外市场均产生利益,实现低碳循环型社会。此外,推进创能、储能、节能技术的同时,需要在以往作为其他产业而分类的能源、汽车、交通、住宅、城市开发、医疗等中跨领域开展,通过产学官一体化开展连锁式创新,让绿色增长带动社会大变革。为此,政府需要做到①将目标可视化与共享;②创造竞争性市场;③调整规章制度;④建设新的公共平台;⑤管理风险;⑥实施全球视点下的市场战略。此外,关于绿色增长战略各政策的具体目标与整体蓝图,将在今年内公布基于《创新型能源与环保战略》的《绿色政策大纲》。

  (重点政策:实现绿色材料支撑下的绿色增长)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蓄电池的高性能化,汽车、飞机的轻型化与节能,高隔热住宅等相关材料领域,尽管日本目前拥有较高竞争力,但是材料厂商不能独立完成最终产品开发阶段,未必能将材料的领域的技术优势反映到最终产品之中。

  为了发挥有优越性的绿色材料技术,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需要材料厂商与设备厂商、组装厂商之间紧密合作,如将创新型材料用于风力发电的叶片,强化风力发电设备自身的竞争力等,政府将对可进行产品化的产业链上下游的通用技术开发进行支持。

  同时,建设各种材料安全性、性能评价等所需的产业基地,提升日本绿色材料开发的基础能力。计划2020年研发出超过目前两倍磁力的脱稀土高性能磁石,推进产生绿色材料创新所需的从基础到实用化的一系列的未来应对型的研发,实现以“绿色材料”为杠杆的经济增长。

  (重点政策:获得新能源汽车的世界市场)

  日本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清洁柴油汽车,CNG汽车等)领先世界水平,而与海外企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日本绿色增长的关键所在。为了获取世界市场,需要通过实现绝对高于其他国家产品性能、质量的技术,来开发新能源汽车的潜在价值,挖掘世界潜在市场。

  具体而言,2020年通过锂离子电池研发,将续航里程提升约2倍,通过能够对人、对物感知、高级自动控制的新能源半导体等最高端材料与设备的开发,提升产品性能,对不同特性车型的阶段性、并行的初期市场需求培育与普及扩大来实现成本降低。同时,开创电动汽车作为“行驶电源”的新用途,避开高峰用电,紧急情况下发挥电源功能,通过与信息技术融合产生安全性、便捷性等新附加值。此外,结合展现电动汽车零排放、无噪音等固有价值,还需要在国内外推进示范项目,培育成功事例。除了加速、有计划地配备充电器,先期建设向燃料电池汽车供给燃料所需的氢气供给设备等社会平台之外,还要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建设氢气供给设备相应的高压气安全法的技术标准,扩大可用于氢气供给设备的钢材并调整为与欧美同样的设计系数等。

  通过创设适用于老龄化社会的超小型移动工具的认定制度等,培育创新,作为发达国家要率先获取新能源标准。

  与上述政策同步,着眼于全球市场,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推进电池、充电器等国际标准化与兼容性。同时,灵活运用日本高端技术的优越性,政府与民营企业一体化针对新兴国家市场,同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制度与政策的出口。

  (重点政策:促进开创蓄电池市场与构建紧急情况下的稳定社会)

  蓄电池是在目前电力供给严峻的状况下,平衡供需双方负荷,促进智能电网社会等分散电源应用的核心技术。同时,根据不同用途,以电力系统用、汽车用、防灾用、家庭用为首,打造一个有望扩大市场的增长型产业。

  为了将这些潜在增长领域培育成战略产业,使蓄电池高级化,低成本化并扩大普及,需要创造新市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同时,为了构建稳定社会,要求住宅、建筑从建设阶段开始部署蓄电池。此外,在建设医院等公共设施之际,将尽可能设置蓄电池作为社会责任,由此实现从集权型向分散型能源系统的过渡。

  制度层面,为了让蓄电池系统互连,在构建系统互连相关认证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确立大型锂离子电池等安全性规格,推进国际标准化。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