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生战略》:殷实中间层的复活(下)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2年9月5日 | 点击(1896)

  译自:【日本】日本国家战略室www.npu.go.jp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王晨曦

  三、形成可持续发展且充满活力的国土及地域

  <基本方针>

  日本大地震让人们再一次认识到防备大规模灾害的必要性。汲取大地震的教训,必须要建设能强有力抵抗灾害的国土和地区。要避免灾害给日本整体经济社会带来影响,职能的广泛划分、地区间合作、确保网络的替代性和多重性成为课题。

  在人口不断减少的社会中,维持和发展地区经济,确保国民生活的丰富性是日本面临的巨大课题。从依据现状做出的推断来看,2050年,目前居住地的60%以上人口将减少至目前的一半以下(按每平方公里计算),约20%的地区将无人居住。也有推断表示,大约20%的都市圈,其人口也将减少至目前的一半以下。

  在人口不断减少的形势下,应维持作为人们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平台的城市和地区的活力,认真应对环境问题和防灾问题等,提高生活空间的魅力。通过推动地区主权改革,提高地区的自主性和自立性,最大限度应用民间资金和经验等,扩大对城市中心城区的投资,增加农村地区的活力等。同时,本着互相支持的精神,以捐赠、筹款和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创建每个人都自发参与的“新的公益形式”。在解决业务和地区所面临的各种课题的同时,增加剧场等文化基地的活力,推进让每位国民都有“归属”、内容丰富的地区规划。同时,培养能创建这样地区的中坚人物。

  面临人口不断减少的形势,应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推进紧凑型城市的建设、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应对老龄化、注重健康规划的城市,建设能够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灵活城市、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城市等,推进新时代的城市规划。

  同时,在人口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建设被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连接并被一个个社区支持的地区,让城市和农村地区、人与自然之间适当分担功能、和谐发展,创建世界魅力“地区”,推进中长期国家“形态”的规划。

  为形成可持续且充满活力的国土和地区,首先要充分利用作为日本增强经济活力突破口的综合特区及环境未来都市等,并将老旧住宅流通市场和改造市场的规模倍增、在人口减少的社会中创建集约型城市、大都市等再生以及构建能有效抵抗灾害的国土和地区等作为重点。

  (重点措施:充分利用作为增强经济活力突破口的综合特区及环境未来都市等,促进“新公益形式”的形成)

  通过国际战略综合特区,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增加地区活力综合特区增强地区活力,在规章制度的特别措施和税制、财政、金融方面给予支援。同时,应用地区再生制度等,在全国建设增强地区活力综合特区。

  通过集中实施实现“环境未来城市”构想所需的诸多政策,创造在未来技术、结构、服务、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世界优秀成功案例,并向国内外普及。

  在广大国民参与并自发捐款的情况下,为广泛开展“新公益形式”的建设,应根据修改特定非盈利活动促进法,促进应用新的认定制度和捐款税制等。

  为应用民间活力,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形成应用民间资金等手段(PFI/PPP)的具体项目。

  同时,为创建充满活力的地区社会,加强地区自治、扩大贸易自由度,推进地区主权改革。

  与此同时,通过绿色权力下放、定居自立圈构想、地区与大学合作等知识的积累与合作、增强剧场等地区文化基地的活力等,推动地区的自立发展,最大限度应用地区的资源和创造性,在全国各地创建多种多样的成功项目,使其成为增强地区乃至日本整体的活力的突破口。

  (重点措施:高质量存量房的供给和房地产流通系统的改革)

  近些年,面对少子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收入下降和就业环境不断恶化等经济社会的变化,为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国民及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国民提供合适的住宅很重要。同时,日本大地震以后,对住宅的抗震和节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要在促进老旧住宅流通和改造的同时,增强房地产流通市场的活力。

  a、促进老旧住宅流通和改造,进行房地产流通体系的改革等

  根据“老旧住宅改造整体计划”(2012年3月国土交通省),通过普及检查(建筑物检查),充实原有住宅的功能等,建设能够增强老旧住宅流通和改造市场活力的环境。同时,对现有的不符合条件的建筑物相关制度进行调整,扩大面向老年群体的带有服务的住宅供给,对育有子女的家庭提供更换住房支援等,确保能够为拥有不同生活方式的国民及处于不同生活阶段的国民提供适合的住宅。

  同时,更新抗震和环保功能较差的住宅以及建筑物是当务之急,应该实施重建和改建老旧公寓的促进政策,促进住宅趋向零能源化和节能化,普及节能、抗震、无障碍的住宅。尤其要促进使用国产木材建造的高质量的木造住宅的普及。

  进行房地产流通体系的改革,提高房地产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提升业务者的咨询功能,调整建筑物评价方法,调整房地产价格指数,充实房地产信息存储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增强房地产流通市场的活力。

  与此同时,提高技术,培养人才,实现2020年老旧住宅流通市场和改造市场规模倍增的目标。

  b、补充青年低收入群体的房产确保政策等

  为应对经济社会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根据青年层收入降低的趋势等,应该补充青年低收入群体等的住宅确保政策。

  为此,活用住宅金融支援机构的flat35(长期固定利率住宅贷款)等,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包含低收入群体在内的首次置业者购房。

  (重点措施:集约型的城市规划和新一代生活的应对措施)

  在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的情况下,让养育子女的家庭住得更好,让老年群体能够自理,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推进集约型城市规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a、新城市规划的推进

  在人口不断减少的社会形势下,为了让养育子女的家庭和老年群体能够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地区规划,通过实施新制度等,将城市功能向中心城区等集约,让人们住进市区化的地区和街道,实施能够步行生活的城市规划,增强中心城市和地区的活力。对现行政策和措施进行研究,配合住宅区的再生和车站的改建,建设医疗和护理设施以及养育子女的设施等,完善生活主要网络等,促进生活和经济功能的集约化,推进紧凑型城市规划。

  同时,通过提升公共交通机构的便利性,开发能够在公路上行驶的超小型交通工具(方便在地区行驶的新的交通工具),在改善地区交通情况的同时,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确立、普及新城市规划模式。

  在城市规划中,对社会资本进行适当的维持管理和更新很重要,要制定长寿命化计划等战略措施。

  b、添加让人安全又安心的站台屏蔽门

  近些年,以视障人士为主,车站站台上,旅客跌落的事故越来越多。为此,要加强站台屏蔽门的建设,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通过添加站台屏蔽门,消除视障人士等怕意外跌落的不安,以便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性。站台屏蔽门的建设,是支援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性和经济性兼备的措施,不仅需要铁路相关部门和人员担负起责任,国家和地方自治体也必须积极参与。

  (重点措施:大城市等的再生和能够抵抗灾害的国家和地区的构建)

  为提升大城市等的防灾功能、加强国际竞争力,应放宽规章制度,本着有助于防灾、减灾的目的,降低设施的容积率等,在特定城市再生紧急建设地区等通过官民协议会建设基础设施等,制定并实施城市再生安全确保计划,在民间城市开发中,对仅靠民间金融机构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财政面给予支援等,战略性推动大城市等的再生。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商业活动,在官民合作的同时,提升包括大型展会展厅在内的MICE设施的功能,促进对其的应用。同时,本着“选择与集中”的方法,扩充并加强首都圈机场等和国际战略港湾的功能,增加大都市圈机场的客流量,完善大都市圈环状道路的建设和堵车瓶颈对策,提升高速道路等和机场、港湾、铁路的使用率,在促进大都市之间交通网络多元化的基础上,保障重点的、必要的基础设施。

  为构建有力抵御灾害的国家和地区,应在目前的防灾对策基础上,推进面对大规模灾害的“减灾”对策,推进海啸防灾地区规划,加强日本整体的危机管理体制,尽快消除国土的缺失环节,推进综合性的水管理,提升地区防灾能力,提升企业业务持续性计划(BCP)的实效性,提升包含住宅、学校和医院在内的建筑物、车站等的抗震能力等。根据中央防灾会议防灾对策推进研究会议的最终报告,开始修改灾害相关法制,迅速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方针。

  同时,为应对首都发生直下型地震(震源位置所在地发生的地震)等突发情况,应尽早制定方针政策,明确政府的支援功能。

  (完)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