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业能效发展趋势(上)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2年9月13日 | 点击(1901)

  译自: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李苑

  《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IDR)探讨了工业能效问题。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收入直接由制造业创造,而将近有一半的居民消费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制造业满足了人们对食物、运输、通迅、住房、医疗和娱乐等各方面的需求。自工业革命以来,创新的浪潮决定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19世纪和20世纪,发达国家依靠制造业刺激了经济增长。如今,发展中国家也期望通过工业化来减少贫困,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通过工业化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是要以环境作为代价的。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均能耗在过去的200年内增加了9倍(Cook 1971,1972)。而在此之后,人均能耗又增长了25%(国际能源署2010)。1900年至2005年,人均原材料使用量增长了1倍多。虽然工业发展所需的化石燃料并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充足,但是总能耗却不太可能快速降下来。污染、资源损耗和废弃物品浪费等现象皆处于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局面,而这些也正是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重新规划发展道路时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正因为如此,工业发展必须实现可持续性。资源消耗的居高不下以及继续应用高碳、高污染的技术等都将削弱增长和发展的潜力。国内国际的创新方案对提高工业活动可持续性,使其实现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这条“绿色工业”的发展道路能为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描绘未来蓝图。

  提高工业能效是各国实现绿色工业的重要基础。各国可以借鉴过去的成功经验,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降低资源损耗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工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效问题。本报告深入地研究了工业能源强度及其相关技术以及结构性变化的长期趋势,探讨了提高工业能效所产生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了阻碍能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工业用能与经济增长脱钩

  发达国家的工业能耗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耗却是飞速增长。发达国家在人均用能和人均工业用能两方面仍处于领先,但是发展中国家也很快迎头赶上。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满足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发展中国家成了能耗大户。在可预见的未来,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预计仍将实现增长。

  虽然能源使用量总体上升,但是各地区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国工业能源强度都在下降,这意味着尽管在不同地区和产业间仍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工业用能与经济发展正逐步脱钩。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是导致部分工业能源减少的一个因素,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产业重组和燃料及生产方面的主动改进。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与工业能源强度出现一个明显脱钩——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速度快于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OECD 2002; Spangenberg,Omann and Hintenberger 2002)。而后,工业用能仍快速增长。由于工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加之发展中国家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要想真正理解将这二者分离的根源和动因以及与此相关的鼓励政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全球工业能源是如何被消耗的?

  在评估全球工业能源强度时,第一步是弄清楚能源是如何被消耗掉的。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工业用化石燃料作为原材料来发电。在本报告中所分析的134个经济体中,在1990年至2008年期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生产所需的电能在整个工业能耗中平均占到约76%,剩下的部分是其他的原料(参见图1)。

  在20世纪初,最终能耗总量年均增长0.1%,第二个十年年均增长1.4%,后来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7%,使得整个期间的年均能耗平均达1.7%(参见图2)。人均能耗增长缓慢。直到2002年,人均能耗值停留在1.2吨油当量(toe),后来逐步上升至2008年的1.3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0.4%。

  在所研究的7个经济部门中,工业部门显然是最大的能源消费主体。2008年,工业部门用能占全球总能耗的31%,其次是交通和住房,约占24%。在工业部门中,金属业能耗最大,其次是化工及非金属矿(参见图3)。

  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15%,其人均能耗最高。2008年,发达国家在终端能耗总量中占42%。工业能耗总量从20世纪初到2004年增长了1.3%,但是需求一直稳定在34亿吨油当量以及人均3.5吨油当量。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耗最大(占32%),其次是工业(24%)以及住房(占19%)。三个最高的工业能耗部门为金属、化工及化工产品造纸、纸浆和印刷行业。以上数据不包括向进口国家生产和运输产品所使用的能源。发达国家是制成品净进口国,这些商品包括能源和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是净出口国。发达国家这方面的进口依赖度不断上升,并且能源密集型商品的比重更高。

  发展中经济体是全球终端能源需求上升的驱动力,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0.7%的年均增长率,上升至1994年至2001年期间的1.2%,到2002年起更是以4.5%年均增长率加速上升。2008年,工业在终端能耗中所占比重最高,达36%,其次是住房和交通,分别占比28%和18%。工业部门排在前三位的部门依次为金属、化工及化工产品及非金属矿。1990至2001年期间,人均能耗均值下降了0.5%,之后出现快速增长,同时增长的还有工业生产总产量。2008年,年人均能耗均值为0.9吨油当量,自2001年起每年增长3.2%。尽管如此,在排除了出口产品用能后,仍不到发达国家均值的四分之一。

  一个显著趋势是,1990年至2008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总能耗2.3%的年增长率是发达国家0.9%的年增长率的2.5倍。随着新兴经济体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增长更快。能源消耗差异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每年增长0.6%,而发达国家在工业能源消耗的比重每年下降0.7%。导致发展中经济体比重上升的原因包括人口增长、向能源密集度更高的工业生产活动转变,如造纸、塑料以及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此外,很多部门的产能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生产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等。

  在1990年至2008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终端能源消费上升了11%(每年0.6%),而发达国家则相对平稳。随着经济发展,能源资源分配发生转移,通常由工业和能源转向服务业(Enevoldsen,Ryelund and Andersen 2007),在经济快速扩张期间,资本存量不断增加,加速了资产更新,产生了对能效更高的基础设施的需求。这一趋势可以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得到强化。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