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出口贸易发展趋势(二)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2年9月25日 | 点击(1931)

  译自:2011年工业发展报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编译: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 李苑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出口中的作用

  尽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出口中的整体份额正在上升,但是有些国家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出口的格局。

  在1992~2001年间,中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14.6%;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02~2008年间,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27.9%。

  1992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出口中排名第13位,随后排名稳步增长,2008年中国以1.37万亿美元制造业出口额以及11.3%的全球制造业出口份额位列全球制造业出口的第一位。中国是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最大出口国。中国的中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呈现逐年增长,其比重由1992年的28.4%增长至2000年的45.5%,到2009年达59.8%。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2009年比重达8.7%),排在美国(13.1%)之后,德国(7.4%)之前,这一地位使中国促进了全世界需求。

  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中所占份额最高,自1998年以来,比重约占60%(图4)。欧洲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比重出现了下降,从1999年的16.6%下降至2009年的11.2%。中东和北非、南亚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出口共占约10%。

  一个地区的出口活力和复杂度显示出从技术层面看其在世界市场份额中的演进情况(图5)。2004年至2009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发展中国家、中东和北非、南亚和中亚在资源类产品和低技术产品上的世界市场份额有所增加,而中高技术产品的增长更快。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在资源类、低技术产品上增长较慢(年均增长2%),但是其在中高技术产品上的比重停滞不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在世界资源类以及低技术产品中的比重在2004年至2009年期间每年下降2.8%,但是其在中高技术产品中的比重每年上升1.6%。

  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贸易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比重最高,但是这一比重在2004~2009年期间下降了8.5%,降至40.3%。相比之下,在2004~2009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8%,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10.0%(图6)。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出口增长更快,每年增长14.9%,在2008年达到2.247万亿美元,随后在2009年降至1.871亿美元。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51.8%,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39.9%。随着生产分割更为容易,贸易持续发展,以及像巴西、中国、印度这些大国持续增长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这一比重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积极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是发展中国家一项具有吸引力的战略。一项研究发现,消除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与开放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每年可带来的潜在收益要超过40%以上。

  在所有地区,发达国家依然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是其比重在下降(图7)。除了在南亚和中亚地区,与东亚和太平洋、中东和北非的贸易更为重要以外,其他区域内,同一区域的其他国家是其第二大贸易伙伴。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