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效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2年12月17日 | 点击(2049)

  译自:【联合国工发组织】《2011工业发展报告》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李苑、孙嘉雯

  对于受供给约束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来说,提高工业能效是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的重要方式。虽然企业可能并不完全受利润驱动投资,但是市场要求投资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回报。

  由于投资涉及到风险,因此期望回报至少能够补偿可能的损失。预期回报越高,投资越有吸引力。投资不仅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其它收益。从宏观角度看,工业能效可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福利,如:新增就业、提高收入、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改善工作条件及生活质量等。

  本章从微观经济角度探讨了工业能效投资的潜在经济收益。首先,从产业和企业层面的能源成本开始分析。然后,研究了与投资相关的风险,并且对比了投资方对此类投资与其它投资风险的态度,论证了投资的盈利能力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探讨了进一步改善工业能效的技术潜力,指出仍有许多可盈利的绿色投资机会尚未被发掘。

能源成本对于商业活动的重要性

  企业的利润取决于销售收入与投入成本之差。短期内,可通过提高产量或价格来增加销售收入。长远来看,则需要安装更多更新的设备来提高产能。提高产量及价格取决于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等特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往往是价格的接受者。成本包括了资本、劳动力以及材料和能源等中间要素的投入。短期内,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投入成本或提高材料和能源使用效率将成本降下来。从长远来看,降低成本需要引进新设备。

  虽然所有成本都需最小化,但由于管理层时间有限,只能将重点放在总成本中占比最高的那部分开支上。所以当能源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很高时,管理层更有可能对工业能效投资。一个企业的能源成本取决于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强度、不同能源供应商的价格及效率、生产及辅助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效率等。

  节能技术投资需要评估项目收入和支出时间及规模,并在多个投资项目中进行选择。要对技术、环境、经济、政治等随时变化的因素进行判断,不确定性高,度量难度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投资决策受多种因素制约,包括结构性缺陷、基础设施有限、工作条件不稳定、物质、人力资源和体制资源短缺等。

能源成本有哪些差异

  工业化水平不同、部门和企业不同,能源成本会有差异。能源成本包括为生产过程供电、供热、照明和电力等全部能源的花费。原则上,能源成本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石燃料,如在石化和钢铁行业中的石油和焦炭原料,但是许多国家并没有将此单独列出。

  在总成本投入中,哪个部门能源成本的比例最高(表1)?排在首位的是流程工业,如成品油(燃料、润滑油、化工原料)及核燃料、非金属矿(陶瓷、水泥、玻璃),基本金属(铝、铜、铁、钢),化学品及化学产品(化肥、塑料)。根据行业惯例,成品油及核燃料的能源成本中包含了原材料支出,因此其份额遥遥领先于其他部门,为61.6%。其它加工工业的能源成本比例为3.9~11.8%。这类部门具有一些共同的经济特性:由于对设备的大量投资,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薪资高于平均水平。盈利能力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能利用率,工厂通常是每天24小时,一年365天的连续运行。设备投入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产量往往比较均匀。

  相比之下,离散制造业的平均能源成本比率较低,为0.7~3.2%。如:办公和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设备)、机械设备(电源和机床,通用和特殊用途,农业和工业设备)、电气机械(电机,电气设备和电器)、广播和电视(消费电子类)和机动车辆(乘用车和商用车、零部件、配件)。然而,离散制造业的一些行业分支,如铸造业能源强度较高。这类行业产量高,经常利用自动化、多级工序进行生产,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设备在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主要靠规模经济盈利。

  总成本中能源成本比例最高的部门是加工工业,如成品油、非金属矿、基本金属及化学品加工行业。处于二者之间的是混合型部门,具有加工部门和离散部门共同的经济技术特点。这些部门的平均能源比率为2.0~5.3%,包括橡胶和塑料制品(轮胎、建材、消费塑料),纸张纸浆和印刷(纸板、报纸和书籍)、木制品(胶合板、建筑产品和家具)、纺织和皮革(纺织品、鞋和服装)及食品和烟草(加工肉类和蔬菜,乳制品和饮料)。

  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能源成本占比最高(4.8%),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占比(4.3%),发达国家占比最少(2.5%)。发展中国家能源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平均高出发达国家65%。这样的比较还需考虑该产业内技术和生产上的差异。例如,墨西哥钢铁行业直接减少铁矿石的使用,而美国则越来越多地使用电炉来熔化废钢(Ayres,2010)。此外,发达国家的产成品比发展中国家更多,因此附加值也较高。比较过程中还需考虑劳动力成本的差异。

能源价格有哪些差异

  虽然能源成本对于能源投入的影响力低于经济和技术,但这也取决于能源价格和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煤和石油是主要燃料来源,通过国际贸易交易,而发电技术已经标准化,所以各国之间能源价格应该相差不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天然气为例,虽然在海湾国家的价格大致类似,但是卡塔尔的价格却是沙特阿拉伯的两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液化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但是天然气的价格却是沙特的7倍,而日本和韩国则要支付10倍以上的价格。

  再以电力为例,欧洲工业供电的电价差别很大。2005年,意大利每千瓦小时电价是14欧分,德国是7欧分(欧盟统计局)。尽管电价随燃料成本价格上涨一直在迅速上升,但各国之间即使是同样规模的公司仍存在很大差异(图1)。2008年,美国造纸业内部电价的差异高达50%,造纸业和铝业的电价差异为40%(Koc和Kaplan,2007;国际能源署2009c)。

  此外,即使同一国家不同部门的能源价格也有所不同。2000年,德国机械行业的隐性能源价格是食品和烟草业的2.5倍(图2)。2006年,泰国相应的比率是10倍。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每单位产量的能消更少。

  能源价格差异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是指能源供应和需求。例如,企业生产需要多种能源,能源所占的不同比例对价格有影响。这也取决于发电机的负荷因子。随着能源结构及生产销售费用的变化,能源消费也会有变化。购电协议的时间范围对价格也有影响,大用户的能源消费通常受长期电力合同管理。

  影响能源价格的政策因素包括补贴、税收和法规。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能源市场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或间接受政府严格控制。各国政府通常使用能源税来增加收入。1987年,中国政府将电力密集型行业外的非居民用电价格每千瓦时提高了2分钱(“两分钱政策”) (Hang 和Tu,2007;;Wang、Qiu和Kuang,2009)。增加的电费收入用于资助电厂建设。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