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社交网络数据的商业潜能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3年4月18日 | 点击(2085)

  译自:2013年3月20日【德国】www.it-business.de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李丹宇

  Facebook、Twitter、博客还有论坛等社交网站都具有商业潜力,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现在,IBM和Salesforce已经加入到开发这些社交网站商业市场的大战。

  社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假如一位Twitter用户发了一条这样的状态:“太倒霉了,刚买的洗衣机没用几天就坏了!”这位用户发布这条状态,也许只是为了排解郁闷以及打发时间,对用户来说,这只是一种消遣,也是社交网络无害的一面。

  不过,社交网络还有另一面,即具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商家已经开始关注,并利用社交网络的另一面,而许多用户并不知情。

  就上面的例子来说,用户发了一条洗衣机坏了的状态,很快就会被洗衣机生产商看到,因为生产商会实时搜索有关洗衣机的Twitter,搜索的关键词就是“洗衣机”、“坏了”。

  用户态度分析

  再举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汽车制造商想了解用户对其新产品的评价,那么,社交网络数据也可以派上用场。制造商可以在社交网络的搜索栏中输入新产品的名称作为关键词,了解用户对这款产品的态度。

  一般来说,用户的态度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不喜欢”、“很矛盾”、“中立”和“喜欢”。假如一个用户转发了一则汽车广告视频,并写上评论“这是史上最难看的汽车”,那他的意见就会被计入用户态度调查中。

  用户态度:“很矛盾”

  由于很少有用户知道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有商业用途,所以大部分用户对待社交网络的态度都不是很严肃。

  用户知道他们发表的内容被用于商业用途后可能会出现两种反应:一是认为社交网络数据不应该被商业使用;二是非常欢迎这种做法,因为这样企业就有了一条与用户直接互动的渠道,可以更快地做出相应的改进。

  这个话题颇具争议性,值得人们探讨。但无论如何,使用社交网络数据都不能触及法律的底线。企业能使用什么数据、不能使用什么数据,法律中都有相关的规定。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疑问,那就是所有的禁令都有灰色地带,所有的规定都有例外,那么,社交网络数据是否适用这些法律?答案是肯定的。法律对社交网络媒体中出现的这种调查、分析行为和相关软件的使用都有明确的界定。

  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律界定

  位于卡尔斯鲁厄市的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给出了司法解释,用户有权决定自己数据的用途。例如,用户在Facebook上发布信息时,可以选择将这些信息公开发布或者仅仅在密友圈发布。用户进行设置之后,类似尴尬的照片或者自己现在所处的地点这种比较私人的信息,就无法被评价软件读取了。

  由于用户在博客上发表与产品评价有关的言论时必须要登录,所以评价软件也很难直接读取到这些数据。

  可信度分析

  现在我们回到一开始的“洗衣机坏了”的那条帖子上。

  这条德国Twitter用户发送的状态其实可以成为一条洗衣机广告——只是这条“广告”中的产品形象是负面的。还有一个问题,发布这条状态的用户有可能是真正的用户,也有可能是职业差评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定要搞清楚这些负面消息到底有几分可信。

  社交网络玩家IBM

  “IBM联合解决方案”(即通过社交网络数据进行产品用户体验调查)的负责人Barbara Koch认为,社交网络数据使用起来没那么简单。

  IBM有一个专门的产品组合来做社交网络数据分析,这个产品组合的功能主要是收集相关评论,收集之后再把用户的反应进行人工分类,毕竟人对产品体验的描述多种多样,不是软件能够准确识别的。

  Koch说:“我们为不同的企业做不同调查,因为不存在一种可以适用于所有企业的调查公式。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客户不同的反馈。”例如,那个抱怨自己新买的洗衣机没用几天就坏了的用户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答复:“我们的产品在短期内出故障给您带来了麻烦,非常抱歉。请您点击以下链接与我们的客服取得联系,我们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结果。”

  但是,Koch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抱怨都需要回复:那些未经证实或者开玩笑的言论就不用回应。

  Salesforce的观点

  要判断某一评论到底是恶意攻击,还是真正威胁到企业形象的产品质量事故,需要判断这一评论是否是有价值的评论。那么,众多的评论当中,如何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价值不大的评论呢?对此,Salesforce的总裁Joachim Schreiner的观点是:“有价值的评论就是有一定数量粉丝(关注者)的用户发出的评论。一个只有一个粉丝(这个粉丝还是他的母亲)的用户的评论,很难算得上是有价值的评论。”

  Schreiner还认为,在利用社交网络数据进行调查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用户的隐私不被侵犯。而且,用户的隐私对于企业要做的调查来说其实没有意义。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