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和机器的界限(六)
译自:2012年11月【美国】GE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机车
机车为世界各地运送了大量的原料和货物。2011年,借助于全球总里程达110万公里的铁路系统,货物运输量超过9.6万亿吨。当今铁路系统中,大约有12万辆柴油-电动铁路机车。柴油-电动铁路机车含有的18个重要旋转部件可以归为6大类:电车用电动机、散热片、压缩机、交流发电机、引擎、涡轮。铁路机组的每一个原件若都用到仪表,将需要超过220万个旋转部件。保守估计,未来15年,将有3.3万辆新的柴油-电动铁路机车投入运营;到2025年,仅柴油-电动铁路机车就需要配备39.6万个传感器以满足必要的监控。
炼油厂
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多年来一直是先进监测和控制设备关注的对象。那些运用老式技术的设备需要与最先进的新设备进行竞争。同时,石油行业的繁荣和萧条,再加上要符合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一直推动着人们对持续的技术改进和调整的需求。像往复式和离心式压缩机这样的旋转机械,与许许多多的泵一道,是包括炼油厂在内的能源加工企业使用的关键部件。当今,运营商监测和模拟这些设备是为了进行事先保养,以及确保整个工厂优化的安全性。对工厂进行效率和安全管理,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是当今工业互联网发挥作用的领域。
全球有655家炼油厂,每天的原油产量为8800万桶--与全球石油日均消费量基本持平。每个现代炼油厂约有45个大型的旋转系统。这些系统存在于包括原油和真空蒸馏、焦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异构化等在内的各种关键性的炼油环节中。一些炼油厂较小,另一些则较复杂,基于其处理原油和服务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世界上任何一家炼油厂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一个定制的工业厂房。大多数炼油厂配备的主要装备有离心充泵、湿式和干式压缩机组、动力涡轮机、空气冷却器。如果仅考虑重点系统,一个炼油厂大约用到3万个重要旋转部件。除此之外,众多的泵和小的设备成为了系统监控的目标。为了满足新兴市场需求,未来十五年,世界还需要新建超过100座炼油厂,现有的炼油厂规模也将扩张。这表明,仅石油炼油厂在流程管理和自动化方面新增需求将超过4500个大型旋转系统。
卫生保健
虽然还未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卫生保健服务业也用到了旋转机器。一个实例为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器(CT)。这些机械能够使身体内部结构可视化。CT采用了旋转的X射线设备,绘制出3D版身体横截面图像。全球大约有52000个CT机。CT机广泛应用于诊断和评价治疗效果,包括:心脏、血管造影、脑、胸部、腹部、整形外科。
这些例子仅是那些可以监控、模拟、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的数以百万计的机器和关键系统的一部分。随着全球网络的兴起,资产配置能力提高,服务和安全提升,资源流动就得以优化。技术融合促使在老设备改装和整修的同时,可采用新设备。流程优化过程会产生新的可能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成本结构。这些系统有望改变各个工业领域的竞争平衡,生存压力将迫使很多企业迅速采用该系统。接下来的将分析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潜在机遇和挑战。
五、工业互联网的益处
工业互联网对机械、设备、机动车和工业网络的益处多多,反过来又影响到更加广泛的经济领域。如上所述,全球工业体系是巨大的。在本节中,我们将更详细地回顾它对特定产业的潜在益处,并得出结论:即使是产业层面很小的进步,放大后也会对整个经济系统产生极大益处。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生产力趋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对未来二十年中,工业互联网的扩展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
工业互联网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大开方便大门。智能仪器仪表让每个机器都得以优化,从而使之性能更优,成本更低且可靠性更高。优化后的机器能以最佳性能运行,使运行和维护成本最小化。智能网络能让联网的机器都进行优化。
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鲜,享受到了益处,并克服了捕获和处理数据流中的挑战。从历史上看,这些努力主要集中在工业资产的数字控制系统上,相较于现在,其性能范围较窄且分散。随着检测和数据处理成本的下降,并考虑到资产基础的规模,应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更广泛的产品层面的系统和子系统集成。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软件和解决方案已被广泛采用,用以推动企业层面的组织效率。这些努力带来的好处包括优化劳动力、供应链、质量、合规性,以及多地产品销售线及分销的跟踪和协调。
然而,这些努力有时会失败,虽然它们可以被动地跟踪产品层面的资产运营情况,但其对资产表现的影响能力是有限的。优化系统且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和企业绩效是工业互联网的功能。
全系统优化除了单个机器优化所带来的益处外,还可以使人们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减少开支。智能决策将使智能软件为机器和整个系统带来益处。此外,继续学习是推出更优新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关键,从而形成优化产品和服务的良性循环,继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对工业行业的益处:1%的力量
工业资产和设施通常是根据行业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因此,工业互联网带来的益处不尽相同,且强调的是工业互联网的不同方面。不过,它们共同的主题都是减少风险,提高燃油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降低成本。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工业互联网的好处,我们考察了一些特定行业。每一个范例都充分体现了小进步——甚至小到一个百分点——都会为整个行业的全系统节约可观的开支。
商业航空业
像其他商业运输系统一样,航空业是未来受益于工业互联网的理想产业。通过重点优化业务和资产,同时提高航空业务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工业互联网应用有可能改变航空业。工业互联网能同时优化航空公司的运营以及资产管理。通过减少燃料使用,提高机组人员工作效率,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采取更有效的维护计划和零部件库存,以及优化飞行计划等,都能使运营情况得到改变。
通过改善后的预防性维护,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和减少计划外的干扰,从而使航空公司的资产得到更好的优化。
图8 商业航空业网络
工业互联网影响航空业的一个愿景来自于飞机维修领域的库存管理。一架智能的飞机会告诉维修人员,何时以及哪些零件可能需要更换。这将使商业航空运营商从当前周期性维护计划转变为根据实际需要的维护计划。传感器、数据分析,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数据共享等元素的结合将有望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
这些系统类似虚拟的维修队伍,用以确定飞机及其子系统的状态,以提供实时且可操作的信息,帮助飞机运营商在故障发生前进行预测,并提供一个快速且准确的“全面体检”。
随着该行业更加适应智能监控设备来发出零件更换信号,我们就可以从传统的零件更换周期中解脱出来。根据相关规定,飞机在一定的飞行周期后方可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在正确的时间更换零件,而不是根据飞行周期决定是否更换零件,这一变化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假设我们可以达到或改善所有的安全措施,那零件库存就可以减少,飞机的利用率可以提高,而成本就可以降低。航空公司可以提前检测到问题,并以一种方便、准确和简洁的方式找出故障的部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商业航空业增速和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相当,比全球经济还要快2-3倍。如今,每年全球商业航空业的收入约为5600亿美元。然而,该行业的收益率和资本回报率却面临重大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在燃料成本(占了近30%的行业成本)以及提高资产利用率上。在美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去8年间,飞行效率低下使得平均成本增加约8-22%。这就意味着,如果提高生产力就能大幅缩减成本。
全球商业航空业每年在喷气燃料上的花费约为1700亿美元。通过优化飞行计划和改变运营情况,有望降低5%的成本,这相当于每年多盈利超过80亿美元。如果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实现成本降低1%,将意味着每年多收入近20亿美元,或15年间燃料成本节省超过约300亿美元。
另一个潜在的好处是减少支出。从2002年至2009年,商业航空业总花费近1万亿美元,即每年1350亿美元。如果通过工业互联网更好地利用现有资产,减少1%的资本开支,则每年能节约13亿美元,15年累计节约超过190亿美元。从运营角度来看,双引擎宽体商用喷气式飞机的平均每飞行小时维护成本约为1200美元。2011年,商用喷气飞机在空中飞行达5000万小时。这意味着年度维护费用高达600亿美元。发动机维护占了总维护成本的43%,即250亿美元。由此看来,利用工业互联网在发动机维修效率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减少2.5亿美元商业喷气发动机的维修费用。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