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2013年展望: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进一步冲击国际市场
译自:2013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库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叶子
在经历了过去四年的波动后,各国的汽车制造企业都希望2013年能是相对平静的一年。熬过2008-2009年的萧条、历经2010年的繁荣后,一些地区的汽车制造企业在最近又步入了困境。一些销售覆盖范围广的汽车制造企业(如德国大众)轻松地度过了这些年的动荡,但另一些企业——特别是欧洲的汽车制造企业(如标志-雪铁龙)却在苦苦挣扎。为了重新站稳脚跟,这些企业需要制定一套能够将其生产和销售从萧条市场转移的、切实可行的投资计划。
据《经济学家》智库预测,如果以下情况都没有发生——政府干预再次扰乱市场平衡,或者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那么60个国家的汽车登记量在2013年将增长5.1%。这个增速虽然低于去年,但与去年美国增长而欧洲下滑这一情况相比,2013年汽车数量的增长会更加平衡。在2012年略有下滑的商用车销售量,将在2013年提高4.9%。
全球汽车市场的波动性变小,但这并不意味着2013年会是相安无事的一年。汽车制造企业依旧不得不承受从西欧市场进行长期转移的压力。2013年,西欧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销售总数的比例预计下降为17%;5年以前,这一比例为25%。亚洲的份额则从2008年的30%提高到2013年的43%,而中国则占世界销售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在更遥远的未来,西欧的汽车市场份额预计将保持在20%——这一低于2008年的水平。
油价的走高和碳排放立法的收紧增加了欧洲汽车制造企业的压力,他们需要继续实施过去几年已经着手的艰难决定。菲亚特已经关闭了一家位于西西里的工厂,现在又寄希望于推出新车型,以解决其在欧洲产能过剩的问题。福特汽车欧洲公司紧随通用汽车欧洲公司的脚步,即将关闭位于英国和比利时的工厂,计划将其汽车产能削减20%。尽管面临着政治压力,且与通用汽车结盟,但已宣布关闭一家法国工厂的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可能还会进一步缩小生产规模。
欧洲汽车制造企业削减产能的行为并不是普遍现象。在欧洲,实际工资收入的下滑提高了工厂的生产率。这使得日产汽车在英国的工厂获得了一些新业务,而西班牙以其较低的工资水平也将获得雷诺的投资。欧洲目前的汽车产能约为900万辆(包括在东欧已建成的新工厂),削减的产能将多于这些新建的产能。
美国的汽车产业则处在一个更强有力的位置上。美国不仅在2008年到2009年间削减了大量的产能,而且在未来几年内,它的销售增长也将远高于欧洲。美国汽车制造企业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目前属于菲亚特公司)会重点削减其在欧洲的产能。所有的厂商都应重视发展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多年的大量投资加之最近销量的下滑,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凸现出来。在中国的外国和本国汽车制造企业都已意识到,他们需要扩大出口,从而弥补国内销售的放缓。
的确,对于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而言,2013年是他们下定决心进一步冲击国际市场的一年。奇瑞、吉利和长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奇瑞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企业,吉利以其收购的瑞典沃尔沃汽车作为基础,而长城则在保加利亚建厂,以服务东欧市场。由于中国汽车企业的产品标准与发达市场还有一定距离,许多企业开始瞄准中东、非洲、南美和亚洲邻国的市场。在2013年,中国汽车企业将开始与西方汽车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因为后者也正在将销售的重心放在上述这些发展中市场上。
图 十个主要市场的汽车登记数量预测
注:包括60个最大市场(国家)。
来源:《经济学家》智库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