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标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下)——以中欧比较为视角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3年9月27日 | 点击(1781)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毛涛

政策建议

  在下述四项建议中,第一项是关于完善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建议,后三项是关于减少国标实施对我国汽车产业不利影响的建议。

  一、借鉴经验,逐步完善

  在借鉴欧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本文对重构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体系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标准更新应呈规律性。可借鉴欧标设计思路,使国标的颁布和适用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样可以给予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一个合理的预期,有助于周期性地推进汽车节能减排。

  其二,标准调控范围应扩大。除了污染物外,汽车行驶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近期,我国已经将减排温室气体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明确指出中国单位GDP的CO2的排放量要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40%-45%。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据我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重较大,要想实现国家所制定的减排目标,亟须加强汽车领域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可借鉴欧盟经验,扩大国标规制对象,尽快把温室气体纳入到管制范畴。

  其三,标准强度应加强。之前,我国所实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强度相对较低,不足以有效激励节能减排。随着国家环保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尾气治理技术的进步,应尽快提高标准强度,力争尽早改善我国的大气环境质量。

  其四,标准实施应同步。在同一时期内,我国不同区域往往实施不同档级的排放标准,发达地区一般会提前适用高档级的排放标准。这样就会出现低技术标准汽车从高要求地区向低要求地区转移的现象。

  由于低要求区域涌入了大量环保性能较差的汽车,集中排放问题在所难免,大气环境质量会持续恶化。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建议在全国同步实施同一档级的排放标准,避免低技术标准车辆的跨区域转移现象。

  二、加强研发,改进技术

  汽车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先进性和环保性后,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日益严格的轻型车尾气排放标准,对于汽车制造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国内外都较为一致地把排放标准作为市场准入规则,环保性能不合格的汽车,不仅无法在国内市场销售,而且也很难销售到国外。久而久之,那些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的汽车制造企业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为了减轻排放标准实施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不利影响,应尽快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力争短期内在内燃机、尾气处理设施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快速提升我国汽车的环保性能。

  这样,在保住我国汽车产量大国的同时,也能使我国逐渐成为汽车技术强国。

  三、调整结构,转型升级

  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在增加传统汽车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目前,国家已制定出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而且力度还在加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应抓住该机遇,及时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车型,大力开发并生产新能源汽车,顺利实现汽车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四、重新定位,走向海外

  为了避免排放标准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我国汽车销售模式进行重新定位,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还应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方面,产品外销。借助于汽车出口,转嫁排放标准实施对我国汽车行业的不利影响。在海外市场选择上,受制于我国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初期阶段应重点突破环保要求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等技术实力成熟后,再大力开拓发达国家市场。

  另一方面,海外建厂。汽车制造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不仅可以规避排放标准实施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而且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在投资目的地国家选择上,与外销思路基本一致,应先主攻环保标准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等品牌影响力扩大后,力争在发达国家大规模设厂。

  (完)

附表: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