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欧洲的产业政策:我们学到了什么?(十一)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3年10月16日 | 点击(1768)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1983年,法国采取的措施是以产业政策重新定位为起点和标志,这一政策随后被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所领导的右翼政府继续采用。(这届政府成为了法国“共同”执政的开始,即总统与政府分属不同政党,共同掌管国家权力。)

  希拉克政府执政初期即开始了一项私有化计划,将65家企业纳入该计划促使其转为私营。其中的一些企业,包括CGE和圣戈班,顺利地完成了这一转变过程。然而,该计划却经历了1987年10月的法国股市大跌。1988年,法国新一届大选前仅有共4家企业完成了公转私的进程,右翼政府在这届大选中失败,而密特朗则在大选中获胜继续其总统任期。

  受到1981-1983年的影响,社会党放弃了国有化计划,他们开始热衷于宣传其非私有、非国有化的新政策。然而,他们对于国有企业通过市场非表决权股份的形式筹集资金的做法持否定态度。之后,无论已经转为私有的企业还是那些仍旧保留国有的企业,在自由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所采用的政策方面都实现了自主,国家不再实施干预。大部分企业选择了在特定领域走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将精力投入自己的强项领域,通过并购美国和欧洲的企业加速实现企业全球化。

  以CGE为例,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涉及两个领域:通信设备(下属公司阿尔卡特主要负责)与电力工程及铁路运输(其下属公司Alsthom主要负责)。1983年,CGE收购了汤姆逊的通信部门,其下一个动作是收购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的欧洲分公司,这次并购在20世纪的业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并购于1987年最终完成。此次并购使CGE跻身世界通信设备制造商前列,与同属通信设备制造商巨头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排名差距已经很小。

  在该公司另一强势领域——电力工程方面,CGE与英国合伙人各持股50%,对公司的控制权各半。双方于1989年合作设立合资公司,1991年公司的法国控股方(CGE)更名为Alcatel Alsthom,1998年再度更名为阿尔卡特(Alcatel),这次更名发生在集团下属电力工程公司(Alsthom)的股票在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后。公司目前的业务主要放在通信设备方面,也把目标放在了扩展欧洲以外的全球市场上。

  2006年,阿尔卡特完成了与美国朗讯(Lucent)的跨大西洋并购。起初名为西方电子(Western Electric),曾经是美国电话电报时代的最大设备制造商之一,1996年脱离西方电子成为独立的公司。随着与朗讯的合作,阿尔卡特再度更名为阿尔卡特-朗讯(Alcatel-Lucent)。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CGE的老对头——汤姆逊,它没有经历法国政府政策调整中第一轮的私有化调整,在公司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到它存在的一些亏损业务,这也是它未能被法国政府列入公转私企业名单的原因。汤姆逊最大的盈利业务在国防电子方面(与CSF公司合作),除此之外,在电子配件和消费电子领域也参与了部分业务。自1960年拟定Plan Calcul政策后,法国历届政府都将半导体产业确立为产业战略发展的重点。

  1981-1986年社会党执政期间,汤姆逊的半导体事业部得到了大力支持。该公司希望,在此期间可以利用社会党政府的有利政策通过企并购,将股票市值提升至少3个点。汤姆逊这一阶段的发展计划包括1986年收购美国莫斯卡特(Mostek)公司,但由于这一计划的实施过于冒进,汤姆逊的半导体事业部此后一直陷在亏损中,与意大利国有配件制造企业SGS Microelettronica成立了合资公司。对于法国政府而言,这次并购是一次空前的企业国际化行为,并足以证明政府对企业的干涉越来越少。

  1990年,合并后的企业更名为意法半导体集团(SGS Thomson Microelectronics),后来又被再次更名为ST Microelectronics。企业实现并购后主要针对欧洲市场供应专用集成电路,客户包括博世(Bosch,德国)和阿尔卡特(法国)等,公司进而开始实现盈利。1994年,ST Microelectronics股票上市,上市时,法国和意大利政府的持股比例有所降低。

  汤姆逊的消费电子业务一直与日本存在竞争关系,而且遇到的问题比其半导体业务部更加明显。与半导体事业部相同的是,法国社会党人希望汤姆逊消费电子业务可以通过公司兼并实现预期的规模经济,打破日本对消费电子领域的垄断。然而,完成了几轮企业并购后(涉及企业包括英国Thorn’s Ferguson公司、美国RCA公司等),1980年底,汤姆逊消费电子业务仍处于亏损中。

  法国社会党政治家、前总理克勒松(Edith Cresson)提出建议,希望汤姆逊将一直处于亏损的消费电子事业部,连同公司对意法半导体集团持有的股份一同卖给国有核能集团CEA。这一计划反映了克勒松对于架构一个法国版的东芝(Toshiba,日本企业集团,业务涵盖核技术和电视机制造)的愿望,法国人称为“meccano industriel”的希望,但最终未能成为现实,消费电子业务仍然是致使汤姆逊亏损的主要因素。

  1993年的议会选举,法国右翼政府再次执政,开始了第二次“共同”执政,共同执政局面直到1995年右翼党派候选人希拉克赢得大选才得以终结。新一届政府宣布,将对12家工业企业实施私有化,这12家企业中的3家已经在1986年政府计划的公转私名单之中,即汤姆逊、佩希内(Pechinery)和罗纳普朗克。颇具争议的是,法国政府此次新增的9家新企业,包括了雷诺(Renault,汽车领域)、Aérospatiale(航天领域)、斯耐克玛(Snecma,军用航空和航天发动机领域)和北方洛林钢铁公司(Usinor Sacilor)。

  并非所有的大企业都能成为全球的领军企业。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逐渐接受了一个观点,即:在某些情况下,解决企业经营状况欠佳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出售给国外收购者。Bull公司放弃了部分全球业务,并于1996年实现部分私有化,40%的股份为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日本的NEC、Dai Nippon打印公司持有。目前,Bull成为IT服务的重要供应商。

  汤姆逊的案例更有问题。1996年,政府将该公司的两大业务——国防电子设备和消费类电子设备进行出售,并得到两家公司的报价。一个来自Alcatel Alsthom,准备同时购买两项业务;另一报价来自Matra,其仅对国防电子设备感兴趣。根据Matra的计划,消费类电子设备业务将按照合理的价格出售给韩国大宇公司(Daewoo)。公司员工对于出售给大宇的计划表示强烈反对,最终销售以失败告终。随后,政府将汤姆逊一分为二,Thomson-CSF和Thomson多媒体,并且均与1999年实现私有化。消费类电子设备业务随后出售给一家中国的公司。这使得Thomson-CSF(于2000年更名为Thales)可以像Alcatel那样进行运作,打造全球国防电子设备跨国公司。

  允许自由实施国际化战略,也是政府决定在公共事业领域引入私人资本的重要因素。1997年和2005年,法国电信和EDF分别实现部分私有化,成为国际上活跃的收购者。然而,在公共事业部门私有化方面,法国并没有完全照搬英国的模式。在EDF的案例中,政府仍然保留大量股权。像英国政府一样,法国政府将电力产业分割成小块,并允许外国投资者收购。法国政府同样保有对Areva(一家核工程公司)的控制权。

  对于基础设施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他们非常重要,不能暴露在收购威胁之下。同样,航空航天和国防不允许,因此政府在EADS保留了大量股权。EADS这一法德合资集团是于2000年由Aerospatiale和Daimler的附属公司DASA合并产生的。法国政府在Thales和Safran也持有少量股权,其中,Safran是于2004年由Snecma和Sagem合并后产生的。

  即使在基础设施和国防领域之外,法国当局对于法国大型工业企业的所有权问题仍然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私有化项目1986年启动时,政府有力保障了大部分私有化企业的股权由稳定的法国股东(the noyaux durs)持有,此举意在保护企业免遭恶意收购。然而,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法国股东出售了所持股权,而买家主要是外国人,特别是英美投资者。随着持股者范围的扩大,公司对抗收购风险的能力在下降。

  最早受到冲击的是一家铝业公司Pechiney,于2003年被Alcan收购。此举引发了法国政府的不安,但其并未主动反对这项收购。此后,由Rhone-Poulenc和Hoechst合并而成的法德合资药品集团Aventis,成为另一法国药品公司Sanofi的收购目标。一家瑞士公司Novartis,预测成功收购将需要更高的报价。这一预测促使法国政府向各方明确声明,Aventis的控制权绝不会旁落其他国家。

  2004年的Alstom事件,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表明法国政府对其国内大企业控制权非常关注。正如此前所述,该公司由GEC和CGE建立,随后在股票市场上上市。1999年,Alstom从ABB购入了气涡轮机业务。ABB是瑞士和瑞典合资的工程集团,其在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赢得了该业务的订单,但随后气涡轮机业务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而且其产品的技术缺陷愈发明显。2001年末,Alstom面对其美国消费者的财务赔偿,再加上集团其他业务经营惨淡,该公司的破产风险逐渐增加。

  法国政府对事态的演进愈发关注。毫无疑问,该集团需要救助,但是国家直接援助可能会招来布鲁塞尔竞争委员会的反对。因此,政府决定对该集团进行分拆。但是,2004年夏天,法国政府和委员会达成一致,作为出售资产和削减成本的回报,政府将参与该集团的财务重组。政府持有Alstom少量股权,并承诺2008年之前不出售股权。

  对Alstom的救助并不意味着对自由化的放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一直在追求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未来将不再有政府基金工程,而且很多政府干预的机制都被取消了。正如Jonah Levy所言,“从财富民主来看,比较战后各国的经济战略,没有那个国家走的比法国更远”。但是,除了对恶意收购的担忧之外,自由市场主义还有很多方面让法国政府深感不安。“政府应该成为本国产业的保护者”这一观点始终非常盛行。作为财政大臣,Nicolas Sarkozy在Alstom的事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这也成为他2007年竞选总统时的重要内容。他把自己比喻为勇敢守卫法国工业避免被海外掠夺者侵蚀的战士,并且坚决反对“去工业化”。而这,也是他任总统期间的重要议题。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