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欧洲的产业政策:我们学到了什么?(十三)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欧洲层面的产业政策
20世纪80年代,旨在提高欧洲产业竞争力,在欧洲层面推出了两项举措:一是欧洲信息技术研究战略计划(ESPRIT);二是单一市场计划,尝试建立一体化的欧洲市场,清除货物、资本和人员跨境流动的障碍。
ESPRIT的第一步于1980年开始,产业署署长étienne Davignon 与欧洲领先的计算机和电信设备制造商高层之间进行对话,很快达成了包括一系列行业委员会共同资助的项目试点阶段的协议。作为对1983年第一次呼吁的回应,有200多家企业申请参加,其中包括许多中小企业。然后开始一个五年的ESPRIT计划(1984年至1988年),重点是竞争前的研究,确保参与者不会违反欧共体竞争规则。
ESPRIT计划相信,通过欧洲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将提升欧洲研究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并帮助欧洲工业赶上日本和美国的竞争对手。欧洲政策制定者深信,日本在微电子领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通产省(MITI)很好地协调了政府、工业界和大学之间的关系,共同致力于微电子领域的创新。事实上,欧洲委员会推出ESPRIT,就显示了欧洲委员会试图打造欧洲MITI的雄心。
ESPRIT推出的一些合作项目,包括“欧洲先进通信研究”(RACE)和“欧洲工业技术基础研究”(BRITE),所有这些活动都被纳入到框架计划中。欧洲委员会通过落实第一框架计划(从1984年至1987年),将资金注入到合作研究项目中。1985年,法国总统密特朗提议成立一个欧洲研究协调机构,后来被称之为“Eureka”,使合作研究更进一步。触发这一行动的起因是里根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SDI),这一计划拟打造一个导弹防御系统。
虽然欧洲许多国家都质疑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的技术可行性,但欧洲意识到,SDI的推出意味着美国在技术研究方面会投入大量资金,而技术创新将产生巨大的商业应用价值。无论SDI在国防方面的结果如何,该计划很可能强化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从而使得欧洲公司更难追上。
Eureka是由法国发起倡议的,起初,英国和德国持怀疑态度,但这些国家的企业家认为,一个欧洲委员会控制之外的政府间机构或许会有一些优势,如企业可自愿决定是否参加,Eureka可能对国家研发计划有较大帮助。Eureka项目比起由欧洲委员会支持的竞争前研究更贴近市场。1989年,近300个Eureka项目付诸实施,其中约四分之一与信息技术相关,20%与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相关。Eureka有两个最大的项目:一个是HDTV计划,旨在建立欧洲标准的高清晰度广播;另外一个是欧洲联合亚微米硅项目(JESSI),旨在为促进先进的半导体研发提供支持和帮助。
随着这些计划相继实施,另一项对欧洲未来更重要的倡议出现。虽然在1958年共同市场建立后,关税有所降低,但还存在许多非关税壁垒,阻碍了企业在泛欧洲层面的竞争。消除这些壁垒,促进开放竞争,被视为重振欧洲工业的重要步骤。在撒切尔政府的改革路线,以及英国强大的推动下,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于1986年通过。这一法案是自罗马条约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的最重要一步,它包含近300项具体措施,包括优惠的公共采购和提供国家援助等领域,其压倒一切的目标是让市场更自由地运转。
单一欧洲法案旨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营造一个新环境,益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规模经济引起的成本的降低;公司内部提高效率,竞争压力下,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下降;比较优势差异引起的资源在欧洲国家之间的重新分配;内部市场的动态效应引发更多的创新。这些美好愿望只实现了部分,因为由于竞争压力加大,一些企业寻求突围不再是安全避风港的国内领地,进而兼并或收购欧洲其他地方的企业。严格限制补贴阻止了本国政府保护本国出口。在公用事业领域,如电信行业,欧洲委员会迫使各国政府对新进入者开放市场,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确保市场秩序。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效仿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电信私有化。
在移动电话领域,体现了单一市场计划的成功。当移动电话被首次引入时,由于模拟技术在各国没有采用同样的标准,所以并不兼容,欧洲市场支离破碎。对于基于数字技术的下一代电话,欧洲委员会成员国一致同意建立一个欧洲范围的标准,后来被称之为GSM。GSM的成功表明,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内部市场,可以提高欧洲产业的竞争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1992年计划的影响广泛性并没有达到倡导者的期望。虽然跨境兼并和收购的数量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洲产业结构与1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太大区别。后来,欧盟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指出,“欧洲单一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程度似乎已经有些令人失望的缓慢”。对技术合作结果同样令人失望,尽管ESPRIT计划持续得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但它们没有转化为更大的商业成功。
Eureka最大的HDTV项目,是由电视机制造商飞利浦和汤姆逊主导,该项目计划建立一个欧洲的卫星广播标准(称为MAC),从而防止日本标准实施。但该项目由于广播运营商和电视机制造商之间存在严重分歧而受阻。20世纪90年代初的MAC标准显得有些多余,因为在美国的技术优势引导下最后采用了全数字化的广播系统。从1989至1996年的JESSI半导体项目是较为成功的,尽管三个主要参与者中的西门子和飞利浦,后来退出了半导体业务。
企业间协作的日本模式,无论是竞争前的研究,还是接近市场的研究,都不能提升欧洲高科技产业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日本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已经过时。欧洲委员会在1992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所阐述的,“20世纪70年代产业政策是针对具体部门的。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实施横向的产业政策,旨在为欧洲产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达到平衡,提高欧洲产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合适的模型不再是日本的产业政策模式,而是美国的模式。正如在前面章节中提到的,美国作为“新经济”的领导者,促使欧洲各国政府重新调整,走美国路线。2000年,欧盟成员国通过《里斯本条约》,其目的是使欧盟经济持续增长,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和更大的社会凝聚力,使之成为最具竞争活力的知识经济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一是促进创新和研发投资;二是通过完善内部市场加快结构性改革,尤其是服务业;三是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实现达到70%以上的就业率目标(当时是63%);四是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
里斯本方案成功与否取决于各国政府,但成员国的承诺看起来却不是一条心的。2002年,由André Sapir领导的、由经济学家组成的高级小组在欧盟成立,该小组发布的报告称,“到目前为止,从里斯本进程中取得的实质性成果微不足道”。同时该报告建议欧盟加快进度,进一步开放经济。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企业垂直整合少、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流动性更大、培训更多、劳动力市场更灵活、外部融资更有效(特别是股权融资)、研发和高等教育高投入。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是欧洲至今尚未大范围出现的经济体制机制方面的巨大改变”。
由维姆·科克(Wim Kok)主持的欧盟委员会审议得出结论,里斯本方案失败之处在于繁重的议程、协调乏力等,总之,缺乏坚定的政治行动。根据科克的报告,欧洲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技术进步迟缓,特别是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没有足够的研发投资,加上缺乏把研究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的能力。科克的报告之后,里斯本战略重启,优先领域数量减少,欧盟委员会和各国政府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尽管有了些许变化,但是鲜有证据证明Sapir和科克的建议被完全执行。特别是对于欧洲委员会的服务指令的执行失败,体现了欧洲各国对于欧洲范围内的竞争所持的不冷不热的态度。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