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代价
译自:2014年1月7日【日本】日经新闻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喜文
100年前,在美国西雅图西侧的普吉湾,一个从事木材生意的青年在仓库中开始制造飞机。此后,西雅图一直作为波音飞机的生产城市而名闻天下。但自2013年起,这个“飞机之城”却不断发生劳资纠纷事件,争议的焦点正是波音公司。
“如果还想在这里生产新一代的飞机,就要接受工资下调的条件”,波音公司在与工会组织就2016年后的劳动合同签署谈判时作出上述表示。合同内容还包括取消由公司负担的企业年金以及减少医疗费保障费用。由于新一代大型飞机“777X”有望给当地带来2万个就业机会,所以波音公司以此为要挟,希望对企业年金和医疗保险等劳动力成本进行压缩。
当然,工人们非常不满。2013年11月,工会组织以67%的反对票拒绝接受波音公司的提案。波音公司则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并暗示将撤出西雅图。甚至有传言称,主机翼的生产将转移到日本。结果,2014年1月3日,工会组织再次举行投票,并最终同意接受波音公司方案,但赞成票仅为51%,反对票为49%。以微弱优势选择了未来的就业机会。
华尔街对此表示出欢迎。1月6日,波音公司股票收盘价比上一交易日上涨0.6%,达到138.41美元,刷新了2013年11月创下的最高点纪录。美国大型全球证券和投资银行集团——杰富瑞集团认为,波音公司的上述举措每年最多可降低5亿美元的成本开支。
在应对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程中,美国政府一直倡导“制造业回归”。奥巴马在其竞选纲领中提出,通过制造业回归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通用电气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也表示,美国制造业回归是“真实的”。但是,波音公司事件所呈现的问题则是其付出代价的一个缩影。
美国制造业回归主要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廉价能源;二是3D打印技术带来的技术创新;三是美国消费大量复苏所产生的需求驱动。但是,中产阶层受到的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工资下降了。通用电气已将从中国迁回的热水器工厂的工人工资下调了40%。而在汽车行业,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年轻工人遭到了降薪。
在美国,2000年前的30多年里从事制造业的工人一直在1700万左右,但在最近10年里却减少了500万。失去的大量就业岗位或许很难恢复。未来会如何呢?美国飞机之城的结果告诉人们,制造业回归的代价是,美国工人阶层的不满和美国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