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三)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健
宏观战略规划和法规
为了推动软件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宏观战略规划。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率先在软件业开始了经济体制的转型,颁布了《软件技术园区(SPT)计划》,对IT产业的发展推出了许多新的扶持政策,如免除进入高科技园区的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
通过提供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良好的设施、配套的服务、企业的协作与互补来推动软件业,特别是软件出口的发展。软件产业的零税率政策,软件和服务公司的银行贷款“优先权”,极大地刺激了软件产业的发展,引发了印度软件行业的一场革命。
目前,印度先后已建成了18个软件园区,有1300多个海内外公司在这些园区注册,国家用优惠价格向软件公司提供厂房和办公设施。现在,最早建成的班加罗尔园区不仅成为印度的软件之都,还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1998年,印度政府通过了“信息技术行动计划”(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tion Plan),计划提出了三大目标: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到2008年软件和服务的出口突破500亿美元,三是加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力度。
为实现上述三大目标,该计划提出了108项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政府对软件实施零关税、零流通税和零服务税,海外投资和采购的一揽子协议,以及银行优惠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将采取一系列促进软件出口的措施,并将挑选出若干有前途的软件出口企业给予长期扶持,甚至通过外交渠道为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出口创造必要的条件等。
另外,在108条建议中,印度政府还注重对IT知识的宣传,提出了所谓的“知识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推广信息技术教育,使民众了解IT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在全社会掀起一场IT运动。
2008年,政府通过信息产业投资园区政策,决定由政府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优惠的投资措施,建立信息产业投资园区,以提高印度信息产业软件服务和硬件制造水平。信息产业投资园区将吸引国内外投资并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园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
这些园区将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住宅区和行政服务机构等,每个园区的最小面积为40平方公里。园区所在地政府必须为信息产业投资园提供所有硬件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道路运输、排水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中央政府则提供衔接园区的国道、机场与铁路等重要设施。
在法规制定方面,印度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软件外包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商业秘密等,基本涵盖了知识产权的每一个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软件著作权的归属问题。印度为了促进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在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印度政府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并且在法律实施方面严格落实(见表3)。
立法是一个方面,印度政府在法律的实施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具体有:
政府编写《知识产权法手册》,免费分发到中央政府、各邦政府和各级警察局官员手中,并向政府执法官员、警察和海关官员提供知识产权法培训;
定期检查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工作,把具体执法责任落实到官员个人;
加大对知识产权执法机关执法设施和装备的资金投入;
制定《专利操作及程序手册》等具体的执法操作规程,供各地执法官员遵照执行;
在地方警察局内设立独立的版权实施处,使用来源识别码(SIDCODE)打击盗版;
在11个邦及3个中央直辖区的政府内专门指定一位官员协调政府和知识产权组织及产权人的关系,为加强知识产权组织及产权人与执法机关的联系,及时交流相关信息等。
专项法规
1999年,政府组建了独立的信息技术部,具体负责信息技术行业的政策制定、产业管理和实施项目等。为更好地协调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成立了内阁信息委员会,颁布了《信息技术法》,建议政府各部将2%-3%的预算用于发展信息技术,如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采购、人员培训和服务等。
这些措施在推动国家级信息中心和政府数据库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印度国内软件市场的形成。
目前,各邦政府也都仿效联邦政府的做法,成立了各自的信息技术部,制定积极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包括:免除环境许可证;建设通信网络;建立培训中心;鼓励私人投资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补贴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等。不仅如此,为了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订了《版权法》,明确界定了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违法。违法者将被处以7天至3年的监禁或5万卢比以上20万卢比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组织也不断打击软件盗版活动,对举报者给予重奖。
目前,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已经降到6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这使印度的软件产品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为保证软件企业的资金需求,印度政府实行了金融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在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大力吸收国际风险资金与直接投资、鼓励有条件的软件企业上市集资等。1986年,印度财政部拨款1亿卢比成立了印度第一家风险投资基金,之后每年又增拨1亿卢比资金,按国际惯例初步构建起风险投资基金的框架。1998年7月,政府又提供了10亿卢比资金设立了金融风险基金,以大量吸引国外资金。此外,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大批软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集资。
通过制定和修改专项法规,以及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利促进了引入软件业的创新发展。伴随软件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软件人才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充足的软件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印度政府高度重视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软件教育培养体系。
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一是支持高等院校培养软件高中级人才。通过增加对重点高校的拨款,升级43所地区性工程学院,完善高校课程设置,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二是鼓励民间办学,鼓励外资和私人资本投入电脑软硬件的专业培训领域。
三是大力鼓励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软件企业建立的培训机构重点培训的是计算机应用人才、系统分析员、开发管理人员和软件企业经销人员。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