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2013年工业结构报告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4年4月14日 | 点击(2658)

  译自:2014年2月【欧盟】http://ec.europa.eu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叶子

  欧委会于2014年2月发布了题为《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的2013年欧盟工业结构报告。

  报告认为,欧盟大部分行业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成员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复苏势头依旧微弱。报告表明了生产领域的下行趋势,强调了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联系及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

欧盟工业前景看好,但复苏的势头依旧微弱

  现在评估经济危机对欧盟工业的全部影响还为时尚早——欧盟工业正在缓慢复苏,个别行业还未恢复到危机前的产量水平。

  在2010年到2011年,欧盟工业恢复了正增长,但随后又遭遇了周期性低迷,再次迎来下滑。在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的恢复速度存在差异。波罗的海诸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等迎来了强劲的复苏,这些国家的工业不仅恢复,还超过了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不同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自危机爆发以来,必需消费品(如食品饮料、药品)行业的表现就一直优于其他行业。从整体上而言,高技术制造业也未受到如其他行业那样严重的影响。

  服务业受到的打击程度低于建筑业、制造业和采矿业。服务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也有差异,欧盟的市场服务行业、信息和通信技术业、房地产业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没有其他服务部门那么严重。

制造与服务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

  2012年,欧盟制造业占总增加值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至15%。2000年到2012年间,市场服务行业平均每年增长1.7个百分点,目前占欧盟GDP的比例将近一半。非市场服务行业的比例也实现了增长,2012年占欧盟GDP的比例为23%。自2000年以来,药品生产是唯一一个占总产出比例上升的制造业部门。

  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得到增长,是因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较高,因此收入的增长往往会促使最终需求转向服务。制造业的生产力增长较快,导致制造业与服务业相比相对价格的下降,也降低了制造业名义上的相对份额。在就业方面,由于服务业劳动密集度更高,并且生产率较低,因此部门转移的现象更加明显。

  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转向服务业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

  在过去十年间,新兴市场也加快了这一进程。2000年到2009年,服务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部门,而制造业则在下滑——平均下滑2.5%。其中,欧盟的制造业下滑的最为严重。

  中小企业占欧盟企业总数的比例为99%,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也是创造新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每年,欧盟新成立的中小企业将近200万家。在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的、规模经济效益不是太重要的行业中,中小企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在一些服务行业中也是这样,如零售贸易业、餐饮和住宿业、商业服务业等。但总的来说,在制造业中,中小企业的数量不多。他们占本地服务业(如房地产和环境治理行业)增加值的比例不到90%,而大型企业占烟草制造业、炼油业、物流业、机动车、航空运输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为80%。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制造业企业目前已经将服务作为其业务流程的一部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销售过程中、在水平业务活动如会计和物流中使用服务。在生产方面,使用服务的动机往往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从1995年起,使用中间服务的企业数量一直在增长。制造业由一个充满机器操作员和流水线工人的行业,转变成为一个越来越依靠服务相关职业和服务投入的行业。这体现在服务相关职位的员工数量比例增长了——包括从事研发活动、工程设计、软件开发、市场研究、营销、组织设计、售后培训、维护和支持服务的员工。由于制造业企业使用了越来越多的服务,因此他们也在越来越多地在使用服务中尝试创新,以改进他们的业务流程。

  旅游业已成为欧盟经济的关键产业之一。欧盟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创造了一系列对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广泛需求。在2012年,旅游业对欧盟GDP的贡献达到3%,对欧盟就业的贡献达到3.6%。

  尽管旅游部门容易受到周期性的影响,但欧盟的旅游产业显示出对经济危机的卓越复原力,它从危机中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其他行业。有迹象表明,一些赴欧洲境外的旅游逐渐转向了欧洲境内游。

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力明显提高

  欧盟企业通过削减成本、提高生产力、创新其产品和流程,努力提高竞争力。这些努力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然而,一份对欧盟经济部门的分析指出,在2001年到2010年间,欧盟各个产业取得进展的情况并不平衡。在各行业之间,就业的情况也存在巨大差异,制造业特别是低技术产业的就业大幅度下滑,服务业的就业得到提高。

  在经济危机的余波中,欧盟制造业已经设法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并提高了生产力。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成为了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引擎。由于生产力较高,并且对能源的依赖有限,高技术产业对金融危机具有更高的耐受力。由于欧盟能源成本很高,向高技术、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过渡,对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取得战略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制造业在欧盟创新工作中占很大比重

  创新对生产力的整体提高有着高于平均水平的贡献,并且也促进了实际收入的增长。然而,欧盟很多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与世界总量相比依旧较低,特别是与美国相比。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互相依赖的程度提高,制造业对服务业具有的“载体功能”对创新和服务活动的质量提升产生了促进的影响。通过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制造业生产力的提高能够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这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针对这样一个事实:在2001年到2010年间,只有服务业的就业增长了。

  当然,一部分就业岗位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是由于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的使用了外包服务。很多以前在室内进行的工作(如清洁、营销)等,现都被外包给了专业公司。

  对于消费方式的分析显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较服务显著下降。因此,欧洲产业需要适应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并且做出足够的投资决策。有关数据显示,这种转化已经开始:在1997年到2012年间,对无形资产的投资出现了最大规模的增长。

欧盟依旧是全球贸易的领导者

  2012年,欧盟、亚洲和北美占全球货物出口总额的78%。欧盟各国之间的贸易(即单一市场贸易)在2011年占世界工业品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亚洲地区内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为17%,北美为4%。

  世界贸易往来主要涉及发达国家。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往往与其他高收入国家发生贸易往来。在除了纺织、造纸、机械、电气设备和基本金属以外的所有制造业部门中,欧盟一半以上的出口量流向高收入国家。

  在欧盟制造业中,占市场份额最高的行业是印刷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烟草、饮料、药品、造纸及纸制品和汽车制造。这些都是欧盟拥有最高显性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国是欧盟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占家具进口的比例为58%、皮革鞋类52%、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47%、电气设备45%、服装44%、非金属矿产品43%、金属产品42%、其他工业品37%、纺织品35%。中国在高技术和低技术工业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通过对中国贸易主导行业及这些行业技术密集度的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成为欧盟高技术商品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然而,虽然中国在近几年出口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比例提高了,但这些货物的大部分组件是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通过研究附加值,可以看出中国进口高技术的投入比例依旧高于欧盟,特别是在高技术产品上。

  附加值是衡量世界贸易的一种方法,它考虑进了中间产品在组装成最终产品并作为最终消费品被出口之前,可能跨越了多重国界这一事实。全球化粉碎了企业的“价值链”,促成了更多跨界网络的建立。全球的贸易、投资和生产越来越多的通过全球价值链组织起来。

  通过全球价值链,越来越复杂或者高难度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在1995年到2010年间,金砖国家的各个行业显著提高了产量,但与欧盟产业相比,金砖国家生产出来的大多数产品的复杂度不高。欧盟2010年67%的出口商品拥有显性比较优势。相比之下,美国只有43%的出口货物拥有显性比较优势,中国54%,日本24%。

  至于服务贸易方面,欧盟几乎在所有的部门都具有比较优势,除了建筑和旅游行业。相比之下,美国只在相对较少的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如金融和保险服务及旅游。俄罗斯、中国、日本在建筑服务部门具有优势。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方面高度专业化。巴西则在其他商业服务领域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

  在欧盟成员国之间,各个服务行业具有的出口优势也大不相同。英国和卢森堡在金融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爱尔兰则在保险服务方面拥有优势,爱尔兰和芬兰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

欧盟工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在全球贸易额增加的同时,全球资本流动的趋势也在加强,包括外国直接投资(FDI)。欧盟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中占有显著比例,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的22%和流出量的30%。但在经济危机中,流入量和流出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010年,欧盟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仅相当于2007年水平的三分之一,流出量则下跌的更为严重。

  欧盟外国直接投资的股票集中在金融和房地产部门。金融中介、房地产和商业活动领域占外国投资股票流出量的四分之三,流入量的三分之二。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