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促进转型升级(二)
译自:联合国网站
编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健、王韫涵、薛蕊
《2014年非洲经济报告》的重点在于如何建立创新的、有效的、灵活的产业政策机构、程序和机制,推动非洲工业化和结构转型
在此背景之下,《2014年非洲经济报告》关注如何建立创新的、有效的和灵活的产业政策部门和机制,来推进非洲的工业化和结构转型。报告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从历史角度看,为何非洲的产业政策是无效的;二是非洲国家的产业政策部门如何影响非洲工业发展;三是就建设和运行有效的产业政策部门,非洲国家制定了怎样的战略。
市场失灵是伴随非洲有限经济转型和缓慢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公认的市场失灵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由于自我发现的外部性的存在而导致的经济活动的社会价值超过私人价值的现象,关键的障碍在于如何获取判断新产品的生产是否对经济有益的信息;第二种市场失灵存在于由于协调需要产生的外部性,例如多项平行投资往往需要配合上下游的经济活动;第三种市场失灵存在于从交通运输到法律、某个具体行业的研究开发等公共部门的投资缺失。
通过产业政策进行的政府干预,能够通过减少市场失灵来促进结构转型。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政策制定者、学者和其他产业利益相关者找出关键的一般性约束,并制定广泛的政策干预措施加以减少市场失灵。但不幸的是,这些对策很少关注产业政策监管机构及其在协调、动态的架构下运作能力的缺失。事实上,薄弱的体制结构和政策设计能力,是导致非洲产业政策问题的根源。
因此,当干预的需要一旦被接受后,焦点便落在如何建立能够支持产业转型的产业组织部门上。本报告超越了对非洲工业化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非洲国家设计和推行产业政策的框架。框架中的许多元素源自于在11个国家的92个访谈,受访者根据参与产业政策和商业活动的类型和水平被分为四组。与此同时,国家案例研究也为制度框架的运行和避免、克服市场失灵提供了例子。
下文总结了这些调查结果以及政策影响。
逐步建立动态产业政策框架
成功的产业政策框架是有机的和动态的,并且应该避免规划蓝图和目标过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这里所谓的规划蓝图,是指产业政策照搬其他国家给定环境下确定的政策组合。产业政策应该是动态的,相关机构必须要有能力和动力始终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业部门需求。不过,一些产业政策机构的表现令人失望,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一些监管部门缺乏自主权也未能在战略发展上征求私营部门的意见。腐败、资金缺乏、经营不善,进一步阻碍了产业政策框架的成功制定。
确保高层次的协调和政治支持
通过高层次协调产业政策框架,恰当处理可能降低产业政策效率的潜在问题。产业政策机构如果与私营部门没有对话,并且缺乏政治支持,将产生政策上的短期转变,损害长期投资环境。更糟糕的是,政府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目标。即使有高层次协调部门,政策也会因为创建和实施政治政策时缺乏支持而失败。
相反,成功的政府会组建由私营部门和政府代表共同组成的高层次部门,以及让私营部门参与提出各种政策建议。同时,充分理解将系统性协调定期纳入私营部门以及鼓励大(高级)部长级合作的必要性。
(未完待续)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