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对比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李杰
2014年7月7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零售业龙头沃尔玛重新回到榜首,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0家。
7月14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蝉联前三,京东商城等36家新公司首次上榜。
如果将中小企业比作一个经济体的毛细血管,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那么大企业就是其骨骼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大企业战略,培育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影响、辐射、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世界500强被称为“终极榜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大型企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将两者进行对比,对我国实施大企业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表 2014年《财富》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主要指标对比
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注:本文中数据按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6.0969进行折算。)
一、规模与增速
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入围门槛分别达到310584.3、19562.0和237.1亿美元,是同期中国500强的6.6倍、4.8倍和17.6倍。与2013年榜单相比,世界500强企业收入、利润与门槛分别增长2.5%、27.0%和2.3%;中国500强收入、利润、门槛同比增长10.4%、13.5%和13.0%。由于选取范围的不同,规模上的差距是必然存在的,而从增速来看,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规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二、效益与质量
2014年,中国500强平均利润率为8.6%,领先于世界500强企业2.3个百分点。从更为直观和更具代表性的人均收入和人均利润来看,世界500强总计员工数量6522万人,中国500强企业员工数量3100万人,前者的人均收入和利润分别是后者的3.1倍和2.3倍。可以看出,我国大企业目前的生产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三、结构与特征
1、数量众多的房地产企业。2014年,世界500强中,银行、炼油和汽车三大类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55、40和33家。在中国500强中,金属冶炼、房地产和机械设备制造三大类别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59、40和40家。
2、盈利过半的金融类企业。2014年,中国500强企业中29家金融类企业利润合计2083亿美元,占比达到51%,其平均利润率达到26%,超过500家企业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非金融类企业平均利润仅为5%。世界500强企业中,金融类企业107家,利润占比34%,平均利润率10.5%,高于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
3、名列前茅的国有垄断企业。2014年中国500强企业前20位中,除联想集团外,其余19位均为“国字头”企业,大部分为央企,且集中于立足国内市场的能源、通信、银行等垄断领域。而在世界500强前20位中,则有一批如沃尔玛、大众、丰田、三星、苹果等立足于充分国际化竞争领域的行业巨头。
综合来看,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扩张迅速,处在快速赶超阶段。但是,生产效率相对较低,金融与实体经济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差距并不可怕,差距可以通过追赶去缩小;差异也不可怕,差异体现了我们自身的发展特点;差错才真正可怕,结构失衡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 相关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 最新文章
-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