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将使中国三类产品面临机遇与挑战(上)

字号:  | [关闭本页]
时间:2014年12月16日 | 点击(2139)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王春艳

  2014年11月10日,中韩自贸区实质性谈判结束。根据谈判结果,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中韩贸易主要集中在三类产品,其贸易额之和占中韩贸易总额的比例较大,且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

一、中韩贸易发展现状


图1 2013年中国向韩国出口贸易情况

  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3年,中韩贸易额为2741.65亿美元,同比增长6.82%。其中,中国向韩国出口9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98%;中国从韩国进口1830亿美元,同比增长8.28%。中韩贸易总体呈增长态势,但是中韩贸易却呈现逆差且逆差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813.26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918.35亿美元。


图2 2013年中国自韩国进口贸易情况

  中国对韩国出口主要以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电话机,二极管、晶体管及半导体器件,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为主,其出口额占中国对韩国前十类出口额的78.18%,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32.19%。中国自韩国进口以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话机,二极管、晶体管及半导体器件,印刷线路为主,其进口额占中国自韩国前十类进口额的63.23%,占中国自韩国进口总额的36.91%。从中可以看出,中韩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产业内贸易又称为双向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同类产品是指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编码至少前3位数相同,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或同组的商品。图1和图2给出中国向韩国出口和自韩国进口的贸易情况。

二、2012年中韩进出口前十类产品

  根据四位税则码对2012年中韩进出口前十类产品进行比较,中国对韩国出口和自韩国进口产品中有三类产品相同,分别是电话机、视像通信设备,集成电路,液晶装置以及其他光学仪器和器具,这三类产品的贸易额之和占中韩贸易总额的35.51%。

  其中,进口占中国自韩国进口总额的40.46%,出口占中国向韩国出口总额的25.97%。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前十类产品中,电话机、视像设备的出口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18.90%,集成电路的出口比例达到3.77%,其他八类产品的出口比例都在3.6%以下。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前十类产品中,集成电路进口占中国自韩国进口总额的比例达到23.46%,液晶装置以及其他光学仪器和器具等的进口比例达到12.03%,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进口比例为5.44%,其他七类产品的进口比例低于5%。表1给出2012年中韩进出口前十类产品。

表1 2012年中韩进出口前十类产品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18/12/28俄罗斯2018年互联网经济盘点
2018/05/18数字经济为中国与中东欧16+1机制开辟新合作领域
2018/05/18普京颁布新五月命令, 第四任期经济政策向去原材料化倾斜
2018/05/08英国政府发布网络安全出口战略
最新文章
2024/04/10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2024年度部门预算
2023/11/072023工业绿色发展成果展圆满落幕
2023/11/07中国企业强势回归2023中东电力展
2023/11/07中英职业技能与教育交流研讨会在常州武进成功举办
2023/05/12中国企业亮相俄罗斯国际电子元器件展